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云”梦支教,青绿同“帆” ——“2024年暑期支教活动”的总结

发布时间:2024-08-1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德育是教育的灵魂,是人才培养的根本,在这次支教活动中我深有感悟。我们将德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言传身教、榜样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在兴趣、能力、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因此,我们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策略,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需求和发展特点。通过个性化教学、差异化评价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帮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和全面发展。
一、生活上
15天的支教之旅,短暂而深刻。
作为支教团队,校方给予了我们最好的宿舍条件,将新修的宿舍腾出来给我们住。不仅有热水直接接入寝室,更有空调等完好的硬件设施,帮助我们度过酷暑,让我们的基本生活有了充分保障。
而在饮食方面,我们如老师们同吃一个窗口,一日三餐都可在学校解决,食堂阿姨们也热情的变着花样给我们做好吃的饭菜。一盘盘新鲜食材的饭菜里,一碗碗热气腾腾的例汤里,一张张笑脸里,都满是校方对我们的热情。
二、在课堂上
由大学生的身份转变为老师,心态上经历了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起初,作为刚走出象牙塔的新人,我的内心可能充满了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忐忑,对于理想的教师岗位既期待又紧张。这一阶段,我怀揣着满腔的热情和理想化的教育愿景,渴望将自己所学倾囊相授,同时也期待获得学生的喜爱与认可。
我仍记得我上的第一课是手工制作课。帮助学生了解皱纹纸的性质和特点,掌握皱纹纸粘贴画的基本技法和步骤。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以及色彩搭配和构图能力。激发学生对美术活动的兴趣,培养耐心细致的良好习惯,以及审美能力和创造力。在课堂上,我必须注意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材料,确保操作安全。
三、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上
支教与孩子们的交流心得,是一段充满温情与成长的旅程。每当我踏入那间简陋却充满欢声笑语的教室,心中便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温暖。与孩子们的每一次互动,都像是在心田播种下一颗颗希望的种子,静待它们生根发芽。
在与孩子们的交流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们的话语或许稚嫩,却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渴望。我尽量放慢语速,俯下身子,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去回应每一个问题,每一个想法。在这样的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纯真与信任,那是任何物质都无法替代的宝贵财富。
同时,我也学会了表达。我努力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表情和肢体动作,将复杂的知识简单化、趣味化,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每当看到他们恍然大悟的表情,或是听到他们兴奋的欢呼声,我的心中便充满了成就感和满足感。
更重要的是,我学会了关爱。他们拥有着最纯净的心灵和最灿烂的笑容。我尽我所能去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用爱心去温暖每一个幼小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我也收获了无数的感动和泪水,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的真谛。
支教是一段难忘的经历,它让我收获了知识、友谊和成长。我将永远珍惜这段时光,将这段经历化作前行的动力,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我相信,只要我们心怀梦想、脚踏实地、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者:李茜倩 来源:湖北师范大学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筑梦民政行,返乡实践献真情
  • 随着夏日的微风轻轻拂过,我的暑期返家乡实习生活也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尾声。这次,我选择在家乡的民政办进行实习,这段经历不仅让我对家
  • 08-1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