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争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奉献的新时代好青年。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未来技术学院三色篱乡村实践团,深入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以“行三色乡村,悟振兴之道”为主题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了解新县是如何依托丰富的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振兴发展金色乡村。
追寻革命老区的爱国红
红色基因代代传,革命精神永不忘。新县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和将军县,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93位将军和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的故乡。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红色教育的重要指示,三色篱乡村实践团走进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等地学习。鄂豫皖苏区首府地处大别山腹地,这里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通过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调研考察之路,重温革命前辈们的英烈故事,同学们更加体会到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邂逅古城村落的生机绿
实地走访寻古韵,深入村落探遗风。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田铺大塆考察调研时指出:“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和绿色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搞活了农村经济,是振兴乡村的好做法”。实践团追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新县的足迹,深入田铺大塆、西河村与丁李湾开展调研。通过调研走访多家特色店铺与农户,了解到新县人民巧用古色古香的豫南民居和绿水青山的自然资源,发展冷榨茶油、观音豆腐等非遗文化,不断推动发展乡村旅游,让这些传统古村落的生命得以延续。村民在采访中纷纷表示:近年来村子改造的越来越好,环境变得更加美丽,旅游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生活也好了起来。
共话乡村振兴的致富金
牢记嘱托践使命,革命老区显新貌。实践团赴共青团新县县委、新县文化和广电旅游局,并与乡村致富带头人张思恩进行对话交流,共同探讨乡村振兴中的金色财富。共青团新县县委副书记赵帅介绍新县通过“农旅融合”发展乡村旅游促进乡村创新,目前全县84%以上的群众在旅游发展各环节受益,人均年增收五千元。广电传媒中心主任唐照菁详细介绍了新县乡村是如何巧用古色古香的豫南民居和绿水青山的自然资源,探索“景区+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打造河南省首家“创客小镇”,促进创客平台建设与文化旅游产业有机融合等相关内容。
在与西河村致富带头人张思恩先生的访谈中实践团了解到他结合当地“三步一画,五步一景”的优越生态,成立合作社,鼓动村民积极加入道路修筑,整治和修复古村落环境的工作当中去。坚持“绿色”理念,带领村民种植油茶、板栗和葛根粉,打造西河“三宝”。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带动十几家民宿和农家乐的诞生。村民们表示,在张思恩的带领下,古村落焕然一新,环境优美,旅游人数不断增多,更多的年轻人选择返乡创业,老百姓的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幸福。
乡村治,则天下安。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深入学习了“坚守信念、胸怀全局、团结奋进、勇当前锋”的大别山精神;在古村落中了解古法冷榨油等非遗文化的传承发展;在对村民、游客的采访中看到乡村发展使得“空心村”变实,村民日子越过越好;在对共青团新县县委和文广旅局的采访中了解到振兴乡村的有效措施。在行动中,实践团怀着对乡土的热爱,深刻认识到国家的新发展理念和实践,更加明白新时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更加坚定要为实现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