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安理学子三下乡心得感悟:触摸乡村脉搏,探寻振兴新篇

发布时间:2024-08-05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在这片承载着悠久历史与灿烂文明的土地上,我有幸成为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理’遇农情,乡约未来”乡村振兴实践团的一员,亲历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三下乡”活动。2024年的盛夏,我们踏上了前往芜湖市鸠江区白茆镇的征程,开展为期三天的调研活动,走进乡村,去触摸它的脉搏,去感受它的呼吸。这次“三下乡”之旅,不仅是一次对乡村发展现状的深度探访,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思想的升华。让我深刻体会到农业科技的力量,以及青年学子在推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活动的序幕在旭光村党群服务中心缓缓拉开。活动首日,在旭光村党群服务中心举行的开营仪式上,陶泊竹同学详细汇报了调研行程安排,并表达了对当地政府支持的由衷感谢。胡达强书记的介绍则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了白茆镇在乡村振兴道路上的举措与成就,也激发了我们投身乡村振兴的热情。尤其在他寄语我们在座的实践团成员时,我深感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历史重任。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实践活动,更是一次对我们青年学子的考验和锻炼。
  走进白茆现代农业产业园,我仿佛步入了一个科技与自然完美融合的奇妙世界。在白茆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参访中,我亲眼见证了农业科技如何革新传统生产方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农产品质量与产量。水肥一体机的高效运作,精准滴灌技术的广泛应用,让我惊叹于农业科技的创新与进步,让我领略到科技农耕的魅力。在倪进平老书记的悉心引导下,我不仅领略了现代农业的高产高效,更深刻体会到了科技如何赋能传统农业,为乡村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每一颗茁壮成长的作物,都是科技进步与绿色发展理念的见证,它们在田野上绘制出一幅幅生机盎然的图景,预示着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套北村,这个镶嵌在绿水青山间的美丽村落,以其独特的发展模式,让我对乡村振兴有了更为立体的认识。在这里,“春赏花,夏采摘,秋休闲,冬民俗”的四季体验,不仅丰富了乡村经济的内涵,更让文化与旅游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我和队友们漫步在整洁的村道上,感受着乡土文化的魅力,体悟着和美乡村建设的深远意义。套北村的美丽蜕变,让乡村成为诗意栖居之地,也生动诠释了和美乡村对于提升村民生活质量、留住乡愁记忆的重要意义,这是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生动注脚,它启示我们,乡村振兴不只是经济的增长,更是生态的修复、文化的传承与社会的和谐。
  在旭光村旭耕农机合作社,大型农机设备的展示,使我见证了农业机械化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让我感受到农业科技的前沿脉动,那些大型农机设备,不仅是农业生产的强大助力,更是农业现代化的鲜明标志。胡达强村书记的讲解,使我认识到农机合作社在整合农村资源、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与质量、推动农业规模化与集约化经营方面的关键作用。这不仅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要抓手。胡书记对未来农业生产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的畅想,让我意识到,农业的未来在于科技的引领,而青年学子正是推动这一进程的生力军,让我更加坚定了投身乡村振兴的决心。
  白茆红色基地的参观,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如同一股不灭的火焰,点燃了我心中的激情。参观白茆红色基地,让我重温了革命先烈的英勇奋斗历程,深化了我对“红加绿”发展模式的理解。红色精神,如同一座灯塔,照亮我们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前行的方向,激励我们以实际行动传承革命精神,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贡献力量。
  回顾这段难忘的经历,我深刻认识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它不仅是国家战略层面的宏大构想,更是每一位青年学子肩头的神圣使命。我看到,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科技的力量正催生着绿色革命,文化的底蕴正塑造着乡村的灵魂,生态的底色正描绘着美丽的画卷,青年的活力正孕育着无限可能。面对乡村振兴的时代课题,我愿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让青春之花在广袤的乡村大地上绽放,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自己的智慧与力量。乡村振兴,有我同行;青春无悔,未来可期。
  这次“三下乡”活动,不仅拓宽了我的视野,增强了我的社会责任感,更让我明白了乡村振兴是一场持久战,需要一代又一代青年接力奋斗。我将带着这份宝贵的经历,继续在乡村振兴的征途上探索与实践,用青春的画笔,为祖国的乡村振兴事业描绘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作者:韦烨 来源:安徽理工大学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合肥工业大学“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德育帮扶展风采,携手同行向未来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