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浙江大学学生三农协会“耕读者”支教团抵达安徽省临泉县滑集镇腰庄小学,开始了为期14天的支教活动。此次支教活动旨在为当地孩子们带去知识与欢乐,赋能乡村振兴,真正实现扶苗于瘠土,植爱于心房。 
腰庄小学位于安徽省临泉县滑集镇张腰庄行政村,是一所完全小学。现有6个教学班,学生360人。辐射周边10余村,教师12人。由于临泉县脱贫时间不长,校内许多基础设施还亟待修缮,但是一些硬件教学资源已经配备完毕。
上午开营仪式结束后,志愿者教师将孩子们带回各自班级,进行破冰。通过丰富的破冰形式,师生初步了解了彼此,形成了融洽的氛围。师生相亲,成为后续14天支教顺利开展的基础。
此次支教的课程涵盖语文、数学和英语等科目,同时开设体育、音乐、美术、科普、心益类课程。尽管教授不同类型的课程,志愿者教师们都秉持“寓教于乐”的态度,在课前认真钻研备课,在课堂采取各式各样的授课方式,营造活跃氛围,给予孩子们不同于往常的课堂体验。

此外,支教团队还对学生进行了家访。志愿者教师们详细询问了学生的家庭状况,耐心聆听家长对孩子未来发展的考量,从而更好地去安排后续课程,加强与孩子们展开交流互动的针对性。

在支教过程中,志愿者团队也策划了综合类活动。“DEI趣味运动会”以关爱残障人士为主题,不仅让孩子们挥洒汗水,感受运动的魅力,更是将多元性、公平性与包容性具象化,给予孩子们一次体验残障人士生活的宝贵契机。

在支教末尾,师生共同举办了“守护绿意,对话自然”的绿色艺术展。大手携小手,志愿者教师悉心讲解绿色环保知识,而孩子们则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朴素的工具和材料,制作独属于自己的工艺品。通过这种直观、有趣的方式,支教团队希望培养孩子们的环保理念,让他们能在现实生活中也参与到环保实践中去。

短短14天的陪伴,寄寓着浙大学生三农协会爱心支教中心对乡村孩子们无尽的关切与爱护,他们在手植青青幼苗,他们在播撒希望和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