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忆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
追忆峥嵘岁月,感悟长征精神
明镜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为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保护旅游资源,保护和弘扬各种文化遗传,更加深入学习和了解长征精神以及培养爱国主义精神。2024年7月14日上午7:30,巢湖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参观学习。先辈们抛头颅、洒热血,用他们的热血和生命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长征之歌。这次实践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感慨良多,也让我更加珍惜如今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今天让我们一起跟随红军的脚步,一起回顾那段艰难岁月里的悲壮故事—腊子口战役。
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教条主义在党内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开始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征,其他各路红军也先后踏上了征程。1935年9月,中共中央率领红一方面军主力长征进入甘南,在选部县达拉乡俄界村召开了著名的“俄界会议”,会议同意继续北上的战略方针;北进途中攻克天险腊子口,打通北上抗日的胜利通道。1936年8月,红二、红四方面军长征进入甘南,途经迭部,再次播下革命的火种,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万水千山,铸就精神丰碑;枪林弹雨,谱写英雄史诗;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盛世风华,吾辈当铭记历史,赓续红色血脉精神! 在馆内讲解员的解说下,我们系统的了解了腊子口战役的整个经过,其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便是乾人小故事。在腊子口战役中,一位年仅16岁的苗族战士被誉为“云贵川”,他的故事在红军中广为流传。在战役中,红军需要攀爬几乎垂直的绝壁,而这位年轻的战士凭借一根带铁钩的长杆子,第一个攀上了崖顶。他不仅为后续部队打开了通路,还在崖顶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战斗,最终壮烈牺牲。他的英勇行为极大地鼓舞了战友们的士气,成为了腊子口战役中的英雄象征。乾人小故事仅是腊子口战役中的一个小故事,在腊子口战役中还有无数个这样令人感动的故事。
腊子口,中国革命的红色地标;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全面展示了中共中央和各路红军长征在甘南(特别是在迭部)的宏伟历史画卷,生动再现了党中央在甘南的重要活动及红军长征途经甘南的重要战役和重大事件,具体反映了长征精神在甘南大地上结出的丰硕成果。腊子口战役纪念馆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革命文物,生动展现了红军战士在腊子口战役中的英勇壮举。面对数倍于己的敌人,红军战士毫不畏惧,勇往直前,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英雄赞歌。
莽莽岷山雪,铭记着彪炳史册的长征;巍巍腊子口,铸就了共产党人的精神丰碑。腊子口战役的烽火硝烟早已散去,但攻打腊子口的英雄壮举,已成为中国共产党人新时代赶考路上弘扬长征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精神丰碑,依然放射着永恒的光芒。此次腊子口战役纪念馆的参观学习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启示,激励着我们青年继续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腊子口战役纪念馆之行,让我深刻感悟到了红军英勇顽强、敢于胜利的精神风貌,党的坚强领导,人民军队的忠诚担当以及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弘扬腊子口战役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拼搏,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贡献自己的青年力量。
作者:李小雨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