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的三下乡活动中,小贺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关于苗族的精彩课程,带领大家领略了苗族的独特魅力。
课堂上,小贺老师生动地讲述了苗族的基本情况。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分布广泛,全球约有1300万人口。在中国,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云南等地。
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他们被苗族的历史和文化深深吸引。当小贺老师讲到苗族的迁徙历程时,大家都露出了专注的神情。苗族经历了多次迁徙,充满了艰辛与坚韧,小朋友们对苗族先民的勇敢和顽强表示敬佩。

在介绍苗族的文化时,小贺老师着重提到了苗族的服饰和音乐。苗族服饰样式繁多,银饰、苗绣、蜡染等独具特色,2006年云南省保山市申报的苗族服饰还被列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小朋友们对精美的苗族服饰赞叹不已,纷纷表示想要亲自穿上感受一下。苗族的音乐也别具一格,“飞歌”高亢嘹亮,芦笙舞热情欢快。听到这里,一些小朋友忍不住跟着节奏轻轻摇摆起来。
课堂上,小朋友们积极参与互动,提出了许多有趣的问题。有的小朋友问:“苗族的图腾为什么有那么多种呀?”小贺老师耐心地解答道:“苗族支系繁多,分布广泛,所以崇拜的图腾也多种多样,这反映了他们丰富的文化内涵。”还有的小朋友说:“我想学习苗族的舞蹈,一定很有趣!”小贺老师鼓励大家多了解和学习不同民族的文化,增进彼此的交流和理解。
在小贺老师的引导下,小朋友们对苗族的宗教信仰也有了初步的了解。苗族的宗教信仰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和祖先崇拜,巫傩文化源远流长。小朋友们对这些神秘的文化现象充满了好奇,小贺老师通过生动的故事和例子,让大家对苗族的宗教信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通过这堂课,小朋友们对苗族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增强了对民族多样性的尊重和欣赏。大家纷纷表示,要珍惜这次学习机会,努力了解和传承各民族的优秀文化。
此次三下乡活动为小朋友们打开了一扇了解多元文化的窗户,促进了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小朋友们会更加关注和尊重各民族的文化,共同推动民族团结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