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 药学院中医药学院 作者:邱悦 李雨婷
为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强国,西南大学药学院暑期“三下乡”重庆南川实践团于7月6日前往重庆市南川区三泉镇,开展了为期3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包括对中国式现代化及医药现代化的乡镇访谈与调研,宣传民族大团结,开展爱心义诊,参观药物种植研究所,进行探访服务等。
聆听群众声音——乡村发展惠人民
为深入了解当地医药发展的情况和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实践团成员于7月6日下午在三泉镇以访谈、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研。实践团发现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建设,三泉镇因地施宜,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支撑,大力发展旅游业和中药材产业,让当地居民都享受到了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便利。但当地居民们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途径非常有限,当地的医疗设备、药物资源等与城市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发展不平衡问题亟待解决。


(图为实践团成员对当地居民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
开展义诊活动——宣传健康理念
“三高”仍然是人群所患疾病中占比较大的疾病,对于人体健康构成了重大威胁。为帮助居民尽早发现疾病,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实践团于7月7日上午前往三泉镇政府附近开展义诊活动,为居民们测量血压、血糖,测试血型并根据测量结果提出建议,帮助居民们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预防疾病的发生,提高当地居民对健康的关注。同时,实践团成员们也教会了居民们如何制作艾草锤,做好的成品便携且实用,深得大家喜爱。
此次义诊活动不仅是爱心助民的志愿活动,更是一次爱的双向奔赴。活动接近尾声时,两位可爱的妹妹带着她们画作向我们奔赴而来,“谢谢姐姐们”这几个字在画作上显得格外醒目。当我们收到这份特殊的礼物时,一股暖流涌入心间,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她们对我们的爱意,同时也更加明白了爱心志愿活动的意义所在,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们也会将这份爱继续传递下去。

(图为实践团成员谭珍琳正在为居民测血糖)

(图为实践团成员陈欣正在为居民测量血压)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教居民们制作艾草锤)

(图为两位小妹妹用自己的画作为实践团成员送来感谢)
学习药物种植——传承中药发展
中药材作为传统的健康保健品,在现代社会仍然广受关注。为了解中药材发展情况,学习中草药种植方法以及传承、推广中医药文化,实践团成员于7月7日下午前往重庆市药物种植研究所进行参观学习。实践团成员们通过对研究所内药用植物的认识学习,丰富了药用植物的相关知识,认识到中药材种植研究的重要性,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相融合。

(图为实践团成员在“药王”孙思邈的雕像前学习其优秀事迹)

(图为实践团成员正在参观植物园)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越来越多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容易患上各种疾病,用药需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关心关爱老年群体,树立敬老之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用药注意事项深入人心,实践团于7月8日上午前往三泉镇居民家中进行探访,为他们进行血压测量和用药指导,并送上鸡蛋和面条,尽绵薄之力送温暖。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西南大学药学院中医药学院“三下乡”南川实践团积极响应党的二十大号召,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下的乡镇发展,与当地村民进行交流对话,一同见证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实践团成员们肩负使命与担当、实干笃行,践行党和国家的要求,合理运用本专业知识,帮助当地居民了解中国式现代化,提高健康意识,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