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兰州大学赴河南省新乡市丰乐里村暑期实践总结

发布时间:2023-09-19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一)实践背景
数字化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更加多样化,人们也有了更多学习获取知识的渠道。即便如此,党史学习教育仍然面临三大困境,即历史虚无主义的冲击、党史学习教育团队的教学水平不足、党史工作缺乏普及性。而微学习作为智慧学习的新形态,主张以微小的学习内容借助微平台实现学习者与作者的多维互动从而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需求,提高自主学习质量,或可为党史教育走出困境找到新思路。以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契机,在认真学习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后,我们决定以问卷为调查媒介,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了解不同群体对党史的了解程度,及学习党史的途径,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找到党史学习及传播的问题所在,并尝试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方式。最终,在经过三天的问卷发放填写后,我们收集到了175份有效报告,其中大部分人都对党史学习抱有乐意接受的态度,并知晓一些关于党的最基本的历史常识,但学习方式较为单一,且内容较为固定。由此,要解决党史学习的困境,或可在内容、传播方式上探索新的可能。
本团队此次通过问卷的形式,以党史学习为核心内容,设置一系列问题,在问题设置中加入有关微学习的相关内容。具体调研方面主要包括:党史学习在各个人群中的普及程度、对党史学习的态度、进行党史学习的方式、党史学习中感兴趣的内容、基本党史常识了解度、对国家近来重要大政方针了解度、党史学习教育可能存在问题的方面等。
本次调查共收到125份线上有效问卷、50份线下文件
(二)统计结果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本次面向的调查人群年龄普遍偏大,且大部分受到过高等教育,大学生人数相对较少。
对待党史学习教育,大部分人都持乐观接受的态度,且都愿意主动去了解党史。原因方面除去个人兴趣,更多的都是关心国家大事带来的结果。但仅仅是愿意了解,相当一部分人不愿意自己进行传播
了解党史的途径大都来源于影视、新闻、杂志等。相比较而言,通过讲座、参观红色文化场所等方式了解党史的就要少很多。其中以影视书籍为媒介,进行党史学习的人数最多。
在内容方面,无论是对人物还是事件,又或者历程等,大部分都有着较为浓厚的兴趣,其中,尤其对人物和重大事件感兴趣;从时期上进行划分的话,大部分人对抗日战争史、解放战争史更有兴趣。
在谈及对党史的了解程度时,本次调查对象中,大部分人对党的路线方针都有一定了解,包括各个重要会议精神、英雄人物事迹、党的成就等等。
对于一些党史微学习平台或微信公众号,尤其以学习强国认识度最高,其次是一些官方微信公众号,值得一提的是b站上学习党史的人数也超过一半。
对于一些党的基本常识,大部分的人都能正确选出问题答案,表明的确党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在问及党史学习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时,其中占比最多的就是形式不够新颖,也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得到的关注和重视还不够,在缺少人力物力支持的同时,挖掘深度也有待提高。
 
(三)问题总结:
就本次调查结果而言,调查人群存在年龄偏向,学历偏向,包括性别上人数也不够平均。
大众对党史学习教育的接受程度及自发度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由于党史宣传的方式过于单一,缺乏创造性,导致大众可接受党史教育的途径变少。微学习平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党史学习教育自身存在的问题,但治标不治本,大众接触党史的途径仍然较少。缺乏有效、推广度高的传播方式。对一些故事的挖掘深度也有待提高。
 
(四)解决建议:
党史学习教育的传播理念创新
贴近受众,以情动人
青少年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群体,媒介产品在内容与形态上的贴近尤为重要。各大主流媒体在网络社区中运用音乐、电影、动画等表现形式与青年文化相结合,拉近了与青年群体的心理距离。首先,借用音乐短片形式,实现党史学习教育的贴近性与创新性。再次,运用平等的对话方式和平实语言替代抽象宣教,以小见大、以情动人的叙事方式让党史学习教育易于被理解与接受。总之,结合当代青年的心理特点与媒介消费习惯,在时间的长河中打捞重要历史瞬间,多种新颖、亲切的内容呈现有助于引发受众共鸣、引领主流价值观。
互动交流,以理服人
党史学习教育的核心任务是要通过讲述党史故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加深对党史、党的理论的理解和把握。权威、简练、精准的理论阐释能给受众留下深刻印象,在对历史的回顾中进行理论探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类节目将政治语言转化为大众语言,让广大受众听得懂、愿意听,有效避免了理论性内容的曲高和寡、抽象 枯燥。在互动中学党史、在情境中受教育、使用群众语言进行传播的方式,也是中国共产党践行群众路线的现实体现。
文艺赏析,以美育人
党史学习教育既是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征程的回顾和思考,也是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坚持文化创新的有效途径。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宣传节目也坚持以精巧创新的文化内核,推出形式丰富的党史学习教育节目,结合史实,给受众带来 精彩的艺术审美体验。美育作为一种感性教育,有助于人们重建和谐完整的人格。红色文化节目在艺术作品的展示、介绍和分析中,提供了审美知识、提升了受众的审美能力,激发了受众的审美意识。信仰之美和艺术之美的交融,使得党史学习教育具有了更丰富的内涵。
 
党史学习教育的传播方式创新
融媒体:媒介技术承载历史记忆
党史是一个政党文化的内在灵魂,是一个政党精神气质、意志品格和 价值追求的集中体现,具有精神导向、凝结社会意志和促进价值追求的作用。在移动传播时代,传统媒体积极与各类新媒体技术和平台融合,重塑党史学习教育形式,有助于历史记忆的多样化呈现。首先,在网络社区中运用微视 频形式浓缩再现党史历程,在短时间内被大量播放、评论与转发,实现裂变式的传播。其次,互动型融媒体产品的生产。此外,还可通过网络音频平台,用声音这一通道讲述党史。新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融媒体技术的使用丰富了党史学习教育的传播方式和途径,多种媒体元素的使用适应了不同人群的媒介使用习惯,降低了受众的接受难度,增加了接触频率,从而提升传播效果。
竞答赛:互动参与知识传播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党史学习教育主题节目逐渐打破了传统电视节目的局限,为受众提供了多种在线参与方式。无论是在线答题还是直播竞答,在增强受众参与感的同时,也用榜样的力量激励着更广泛的青年群体。
 
 
 



 
作者: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赴河南省新乡市丰乐里村暑期实践团队 来源: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 传承先辈精神,感悟家国情怀
  • 传承先辈精神,感悟家国情怀
  • 为深入了解“两弹一星”精神的形成历史,准确把握“两弹一星”精神的科学内涵,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家国天下行实践队前往四川
  • 09-18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