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我和我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福建农林大学乡村振兴学院:传扬 “福”文化,传递“福”能量,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发布时间:2023-09-14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号角。乡村发展的天地无比广阔,时代的变迁赋予了传统古村落优美的自然风光。,更孕育了其深厚的人文底蕴,深入挖掘传统村落的价值,对于乡村振兴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福建省委教育工委办公室关于开展2022-2023学年寒假“我和我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社会实践活动的通知》文件要求,福建农林大学成立“寻访传统村落”主题社会实践队,在寒假期间走进德化县杨梅乡云溪村,在实践中体悟云溪文化之美,思考乡村振兴之道。
     在当地乡、村领导的引领下,实践队首先来到了“云溪福文化展示馆”。在展馆管理人员的详细讲解下,大家饶有兴趣地参观了“福,禄,寿,喜,财,吉”六个展厅,细细地体味着云溪“老古物”的乡愁、“老古艺”的文脉、“老黄历”的技艺、“老民俗”的思绪,对杨梅乡云系的的“留住‘根’、守住‘魂’、固住‘本’”的活态传承“福”文化由衷赞赏,对守古赋新、守正创新的活化利用传统“福”文化的做法深受启迪。
     下一站来到了林氏家风家训馆,讲解员介绍道,云溪是“人文吉地”,传有“一门七进士”“从仕籍者十有九员”的佳话,林氏人才辈出的背后离不开优秀家风家训的熏陶。馆内“忠”“孝”“修身”的家训处处可见,字字句句都包含着先人对于后辈的劝诫。
     接着,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云溪刻纸人家”,在参观完展馆的精美作品后,大家便开始动手体验,热火朝天地投入现场创作中。或许是受浓厚的文化氛围所感染,队员们都很快找到了灵感,以“非遗里的幸福年”为主题,精细镌刻出了《幸福年》《兔年福见》《五福迎春》等富有节日意味的作品。
考察村情,民情也是此次调研活动的一个重要任务。队员们兵分两路,穿梭于村中,深入农家近距离与村民们交谈。谈话中,队员们对访谈对象的家庭成员情况,经济状况,生活难题等信息进行了记录,也听取了他们对于村庄发展,乡村振兴的一些建议。
      本次“寻访传统古村落——云溪村”实践活动结束后,队员通过对实地调研数据的归纳分析,产出调研报告一篇,交与杨梅乡政府,针对云溪传统村落活化利用提出相关建议,以期达到赋能乡村振兴之效。同时,泉州通,泉州晚报,福建日报等媒体也分别对此次活动进行了报道,社会反响极佳,读者们纷纷为大学生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参与乡村振兴之举点赞。
      乡村振兴之路,道阻且长。在未来福建农林大学将会有更多的实践团队踏入田间地头,走进传统村落,将论文写在“福地”上,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智慧。
作者:林炜程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寻访红色贵州,缅怀革命先烈
  • 寻访红色贵州,缅怀革命先烈
  • 为进一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的重要指示。于8月4日至8月5日,兰州理工大学“一黔路行”实践队开启了一
  • 09-13
  • 以绘本为“舟”,载美育起航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