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三下乡实践故事——阿图什和阿克苏部分社区植物拓印口罩教学
每个季节都有它特别的芬芳,每个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在这个独一无二的暑期,我们团队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喀什古城及其周围进行非遗文化的调研,并在调研完成后,前往阿图什和阿克苏部分社区进行植物拓印口罩的教学。回忆起团队一起走过路,我心中有万千思绪。我感受到这座古城的魅力,那里是民族融合的殿堂,是文化交融发展的平台,同时也是非遗文化守正创新的舞台。“非遗”是我们祖先流传下来给予我们后辈的“宝藏”,通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体验到非遗的魅力,我们要把它继续传承下去。
在古城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艾德莱丝绸馆,看到一个个色彩鲜艳的绸缎,我感到好奇,究竟是什么样的巧手才能染出如此绚丽多彩的布料,怎样吐丝的蚕宝宝才能吐出如此细腻的丝线。在馆内讲解员的解说下,我明白了;制作分为四个步骤:煮茧,纺线,画稿纺织,染色。目前,艾德莱斯丝绸因产地不同而分为两种。喀什,莎车的艾德莱丝绸以色彩绚丽,鲜艳著称,常用翠绿,宝蓝,黄等色,色彩对比强烈,图案细腻严谨。和田的则讲究黑白效果,虚实变化。纹样粗狂奔放,色彩简洁明快,常采用白底黑花活红白,蓝白。随后,我们来到了都塔尔馆,馆长为我们来带来了动听的乐曲,我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剩下的时间我们团队调研了其他非遗的店铺,有红柳编织等等。走入古城,我便被人们头顶上戴的花帽所吸引。花帽,维吾尔语叫“朵帕”,是维吾尔族服饰的组成部分之一。我们走到一个卖花帽的奶奶身旁,问她有关花帽的知识。她说:“花帽的制作方法很独特,装饰性强。帽面分为四瓣,用灰色、蓝色、黑色、红色、紫色纯棉斜纹布做里,灯心绒或金丝绒作面,每瓣帽面上绣以对称呼应的精美纹样,然后将四瓣帽面以顶为中心缝合起来并衬好帽里,套在木制帽模上成型,最后镶上黑绒布边,便成了一只小巧玲珑的花帽。其工艺分为丝线平绣、丝线结绣、串珠片绣、格子架绣、盘金银绣、十字花绣、钩花刺绣、扎绒刺绣以及刺、扎、串、盘综合绣等。图案纹样大都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花卉果实,有150多种,大致分为单独适合纹样(曼波尔花帽)、满地散花纹样(奇蔓花帽)、巴旦木纹样(巴旦姆花帽)、十字对称纹样等四类。”听完后,我被奶奶对于花帽的理解所感动。老一辈的手艺人热爱这一种艺术,将自己的一生都投入到这件事情中去。种区别至21世纪也有所保留。天山以南区域的维吾尔人,多配戴黑色底面绣有巴旦姆图案的巴旦姆花帽。天山以北地区的维吾尔人多配戴朴素无华的黑色和紫色花帽。东疆吐善托盆地的维吾尔人则喜欢戴红、紫为底,上面绣有各种大花的鲜艳花帽。城市中的知识分子对色彩、花纹、图案典雅素净的奇蔓花帽则情有独钟。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事连接民族情感纽带,保持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首先应该是对创造,享有和传承者的保护;同时也特别依赖创造,享有和传承这一遗产的群体对这一遗产的切实有效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仅仅停留在保护层面,应当与利用,开发有机的结合起来,在城市中发挥它的文化功能,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保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应该时刻遵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化”,以人为本,整体保护,活态保护原则,民间事民间办与多方参与,原真性保护,多样性保护与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和教育系统保护原则。结束了古城调研之旅,我们来到了社区进行植物拓印口罩的教学。这次的植物拓印活动受到了小朋友的喜爱,它既是一次手工活动,又是一场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希望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激发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帮组大家走进自然,理解艺术,更好的树立文化自信,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的心中生根。
首先在这次的工作当中我还是需要在这面有自己的判断,在实践当中我一直都保持着虚心的状态,暑假在工作当中我还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作为一名大学生我需要去做好这方面的思想工作,这也是对自身能力最好的证明,在这次社会实践当中我还是对自己很有信心的,虽然每天的工作比较多但是我还是比较认真的,在工作当中得到了很多的进步,我非常希望能够让自己得到足够多的提高,通过这次的社会实践我也明白了很多道理,在这个过程当中所看到的非常重要,这也是我认为很有意义的事情,暑假时间不是很久,可是确实让我映象深刻,以后我也一定会努力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的,希望能够得到大家的认可,这一点是很有意义的。
这次的三下乡活动带给我的改变可以用两个词语来形容:成长与蜕变。我们正值青春,理应做点有意义的事情,去不同的地方,感受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去经历去成长。三下乡就是要我们这些热血青年好好利用自己的才能来与实践相结合,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知道自己的价值的责任和使命是什么。并要在实践中肯定自己的价值,并认识自己的不足,这就要求我们更加努力去学习和充实自己,去更好地为以后为人民服务做好准备,这才是我们三下乡的意义。
作者:塔里木大学 吴欣怡 来源:塔里木大学 吴欣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