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学院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
炽热七月,我们笑着走出了小学校园,跟负责对接的老师说再见后,再回头望望傍晚时的校园笑容满面的小学生们,阳光被树叶搅碎,零散的洒在地面上,让整个校园充满了温暖,我走出了校门,整个暑期实践活动就这样在一个傍晚结束了。,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外’绽春,‘语’你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常州金坛华城实验小学举办的暑期实践虽已结束,但忆起这几天的志愿活动,点点滴滴仍然历历在目,我想这为期近一周的志愿经历将成为我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如今,常州工学院“‘外’绽青春,‘语’你童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的志愿活动已经结束,我忘不了此次志愿活动中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交流外语时孩子们认真的小脸和渴求知识的双眼;忘不了与孩子们用外语互动时孩子们积极的身影;更忘不了孩子们在外语展示活动上认真准备的真挚。每当我回想这些片段,各个记忆碎片又鲜活起来,随之而来的是高兴与感动,我们高兴于孩子的朝气蓬勃,也感动于孩子们认真学习的精神。
除此之外,在筹划活动、举办活动的过程中,我也学到很多课堂上所没有的知识比如,如何更好的与团队合作、团队成员如何高效的沟通;上讲台给孩子们上课时如何更生动有趣、上课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等等。而在此期间,我好似能更清晰的看到,我们大学生被社会、国家所需要着,我们也应该在我们的课余时间多多走进群众,走入社会,不囿于校园之中,去需要的地方做出贡献。我们需要转变视角,我们不只是总需要别人帮助的学生模样,我们也可以是主动参与社会生活,成为帮助别人的角色,从接受帮助走向主动帮助的这种转变,也是一种成长不是吗。
活动刚开始,我们就忙得焦头烂额。我们并不是师范专业的学生,所以刚开始备课上课非常迷茫,不知该如何下手。我们想让孩子们能愉快的参加活动,更加积极主动地回应我们,所以绞尽脑汁安排有意思,更好玩儿的活动;我们担心我们讲的内容枯燥无味,又想办法提高课堂积极性;我们怕给孩子们传输错误的知识,所以一节课程的外语宣讲都要反复确认好几次。虽然筹划活动很辛苦很累,但我们仍抱着满分热情去对待,看着最后的活动方案,我们团队成员都十分有成就感,虽然还没开始上课,但我们都自信心满满,相信我们能够完成每一次的外语宣讲课堂。虽然在活动举办期间,我们遇到不少困难与挑战。但我们也在这一次次挑战中不断学习,不断通关,最终在把课上好的同时,也能够与孩子们打成一片。
作者:周涛 来源:常州工学院周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