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艺术墙绘宣乡村文明——桂工学子三下乡有感
民族要复兴,乡村要振兴。身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要投身于乡村社会实践,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能在假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实践活动,是一个我们认识社会,了解社会,提高自我能力的重要机会。让我们不止于理论学习,而是在乡村社会实践环节中检验和巩固,带去源源不断的动力播撒乡村振兴的种子,收获一缕曙光。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023年7月7日,桂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在桂林市灌阳县新街镇三树村开展了为期四天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首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的我十分期待,伴随着酷暑我们来到了三树村,顶着火辣辣的太阳到达了村委会,看着厚实的白色墙壁,看着往届社会实践团队遗留下来的墙绘痕迹,我仿佛置身于昔日前辈们汗水淋漓地埋头苦干的身影里,真实的感受到了他们在条件艰苦和天气炎热下的坚持。我加重了此次要用艺术,用手中的画笔,用心中的理想为乡村墙绘的实践作出贡献的想法。
行而不辍,履践致远。村委书记与我们进行了会议,结合出发前学校为社会实践组建的专题培训学习,我更深入的了解到“三下乡”的意义,明白要做的不仅仅只有墙绘,对于除了完成墙绘外后期也要进行更多的工作。所有人都干劲十足,书记带领我们去了需要新一轮墙绘的地点,我们在进行了合理分工后便开始有条不紊的墙绘工作。从裁剪字体,在墙上贴好材料,用铅笔起形,调颜料,再到一个一个鲜艳的红色文字到墙壁上逐步出现,红色祥云也环绕其中。每个人都认真地完成了手上的工作,我感受到大家的齐心协力,和共同为乡村振兴实践作出贡献的决心。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完成整幅墙绘的时间比预期需要的时间更加理想,每个人都挥洒着汗水,留下殷实的果实在这片土地。
几天的时间转瞬即逝,我经过了,走过了,收获了。在这次三下乡,尽管烈日炎炎,但依旧阻挡不了我们每一天从镇到三树村徒步往返30公里,阻挡不了我们用简易的工具测绘出精准的距离、工整而美观的字画。更有村民作为我们的后援军,不仅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还送来了西瓜为我们解渴,在那样的环境下吃上一口清甜的瓜,将所有的燥热都驱散了,马上又恢复干劲。在过程中我们大家一起讨论,交流思想,共同努力,共同担当,我明白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收获了真挚的友情,同时还克服了各种困难,磨练了意志力,并得到了许多珍贵的知识和经验。
艰辛而难忘的实践悄然结束,在三树村学习的东西是无与伦比珍贵的,是直实的,纯粹的。很感谢有这一次实践活动,也荣幸能成为这次三下乡墙绘团队的一员,能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去帮助乡村振兴,传播红色文化,我感到无比自豪和高兴。与伙伴们肩负共同使命,秉持同一份信仰,在三树村发出自己的光芒。
走过千山万水,仍需跋山涉水。在这一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我更加明了地感受到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需要更加广泛学习,不断从各方面突出自我,为社会作出贡献。道路虽然曲折困难,但我们始终能扬起理想风帆,驶向胜利彼岸。
作者:於雨欣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