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传承红色基因,寻迹赤色长河:红色基因传承团寻访宣州游记

发布时间:2023-09-0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作者:文/周钰淇 侯宇阳 单亮  图/曹明惠 李奕伽 汤文康

 红色教育是以红色历史和文化作为内涵的教育,是每一个青年人包括我们每一个大学生都必须经历的教育内容,但是“纸上得来终觉浅”——仅仅通过书本上一些对革命历史、革命精神的讲述是不够的。虽然现在科技进步了,拥有了更加直观的图片和视频,能够让我们身临其境般地感受到红色历史和红色文化的厚重,但是,也许去亲身经历,才能够在实践中真正得到更深入的红色教育。古人云 “耳闻之不如目见之,目见之不如足践之”。
 
那么,是否能够得到更深入的红色教育呢?让我们来看以下内容。
 
我们这支来自于合肥工业大学宣城校区经济、土木与水利等学院的6名学生所组成的小队秉持着“躬行”的理念,于2023年7月10日至11日走访了宣州区内的部分革命遗址、纪念馆、烈士陵园、伟人故居等,了解了相关历史事件或故事,亲身聆听了现场讲解与专题讲座。具体行程如下:
 
  7月10日上午,实践团队赶赴孙埠镇江家场革命烈士陵园。我们首先在江家场红色史料陈列馆参观,在一件件文物中了解江家场的红色革命历程。在那个饥寒交迫的旧社会,江家场村民为了求真理、求解放,在几十年的革命时期进行了不折不挠、艰苦卓绝的斗争。
 
江家场红色革命的带头人是江涛(江干臣)先辈。早在1926年,他在宣城读书时就接受了共产主义思想,并回村创办了农民夜校,传播革命理念,从此,掀起了江家场人民革命的波涛:仅仅百余人口的江家场,先后加入共产党的有十六人,参加新四军的有七人,参加其他革命斗争的群众有三十多人。
 
他们在艰难曲折的革命进程中,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做出了最大牺牲和贡献。从国民党反动派叛变革命时期到抗日战争时期再到解放战争时期,江家场都一批批涌现出为了革命事业鞠躬尽瘁的先辈,他们的革命功绩都已载入史册。
 
在史料馆我们也了解到江干臣先辈“廉洁奉公、艰苦朴素、淡泊名利、清贫夫妻、言传身教”的家风家训。紧接着我们前往江家场革命历史纪念碑,在纪念碑前鞠躬缅怀江兴、江福安、江洲等为了革命事业献出生命的先烈们,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下午我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了英雄辈出的江家场,前往了狸桥镇新四军旧址。
 
首先我们来到了位于昝村的新四军革命烈士纪念碑,接待我们的是一位年事已高但依然精神矍铄的老人。他向我们绘声绘色地讲解了1938年新四军二支队攻占敌人据点更楼巷的故事——新四军不幸遭受敌人伏击,伤亡颇重。于是在抗战胜利后,昝村人民修建烈士纪念碑以纪念在此牺牲的将士们。
 
然后我们来到了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我们参观了解到:1938年6月上旬,新四军二支队按照中共中央和新四军军部指示,进入苏皖边区,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斗争。
 
同年冬,张鼎丞、粟裕等率二支队机关司令部驻扎在蒋山村张氏宗祠,领导武装抗日和群众工作。二支队在狸桥驻扎了一年零两个月,在此期间广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苏皖边区播下抗日火种,成为苏皖边区抗战的中流砥柱。我们在司令部旧址了解到新四军在宣城的作战图和战斗序列,其中,最让我们触动的是那一页页狸桥籍革命先烈名录——每一个名字,都代表着一个鲜活的生命为了革命理想而英勇牺牲,他们用鲜血谱写了一场荡气回肠的英雄史诗!!
 
 7月11日,我们到达了溪口镇吕辉村。这次我们将追寻吕辉先烈的脚步,了解他的革命故事。
 
吕辉村是革命先烈吕辉生前工作和战斗过的热土。在吕辉村委会前,树立着吕辉烈士的塑像,塑像之后便是纪念馆。在纪念馆中,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我们逐渐了解到吕辉烈士的英勇事迹。吕辉烈士原名严晖,江苏扬州人,少时在省立扬州中学读书,1938年投笔从戎,参加新四军挺进纵队八团。1943年7月他奉命率领4名武工队成员来泾县、宁国、宣城、旌德四县边区,开辟游击根据地,多次粉碎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清剿,使游击队不断发展壮大。经过两年多的斗争,创立了泾旌宁宣游击根据地。1948年2月17日,吕辉在旌德、宁国交界的蜡烛山遭遇敌人宁国自卫队,在交战后清理战场时被残敌冷枪击中牺牲。1965年,宣城政府为了纪念吕辉烈士的英雄事迹,将溪口乡塔泉大队更名为吕辉大队,也就是现在的吕辉村。
 
之后我们在当地负责人的带领下了解了吕辉村的支柱产业——茶叶和宣笔,并亲身到宣笔一厂参观。接着下午我们来到十八湾大峡谷,重走吕辉烈士的红色游击道,亲身了解吕辉烈士敌后游击的故事。
 
11日傍晚,我们的实践活动顺利结束。在回程的汽车上,我们的思绪万千——烈士陵园、史料陈列馆、新四军烈士纪念碑、新四军二支队司令部旧址、溪口镇吕辉村,一幕幕亲身经历的场景,一个个贴近了解的故事,让我们更深、更透地体会到了红色教育的意义!由衷地,我们写下了以下感言:
 
 江家场革命烈士、狸桥新四军、烈士吕辉,他们的革命事迹,便是我们此次“寻访红色宣州”实践活动所找到的红色传承,他们为了革命事业艰苦奋斗、不畏牺牲,并且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他们是真正的英雄!
 
而当今社会,在经历几十年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全球第二,物质条件越来越优渥,一些青年人却越来越“佛系”。可是,面对波澜诡橘的国内外环境变化,我们真的能够“躺平”吗?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并不想让中国一直快速发展下去,不仅大打贸易战,还在高端技术上“卡脖子”,甚至妄图以台湾等因素威胁中国。
 
吾辈青年将是未来几十年中国发展和建设的主力军!这迫切需要我们:继续发扬革命先烈们“艰苦奋斗、不畏牺牲”的红色精神,克服优良物质条件所带来的“佛系”、“躺平”等问题,争取为彻底打赢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战”和“经济战”而尽绵薄之力!
 

 
作者:周钰淇 来源:“寻访红色宣州”暑期社会实践团队
  • 我的三下乡实践故事
  • 每个季节都有它特别的芬芳,每个人也有属于自己的成长道路,在这个独一无二的暑期,我们团队在负责人的带领下来到了喀什古城及其周围进
  • 09-11
  • 星火计划|重庆璧山:青春永难忘,“星火”“璧”相传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