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走进田野读懂乡村 发挥优势助力振兴

发布时间:2023-09-03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为引导青年学子以青年力量助力乡村振兴,自7月8日起,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寻·访红色乡村”实践队深入梅州市梅县区梅南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队伍组织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深入基层,以“奋进新征程,我为乡村振兴加把劲儿”为主题,开展理论学习、走访调研、劳动技能培训等活动,引导青年学子在田野中读懂乡村、读懂中国,发挥专业所长,助力写好农旅融合发展文章,激发产业新动能,释放乡村新活力。

 “行走”的思政课堂 传承革命精神

  被誉为“粤东井冈山”的梅州市梅南镇,有着十分丰富的红色资源。在开展实践活动前,实践队组织队员分别前往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旧址、东江红军历史陈列馆等地进行现场研学,深入调研实践地红色资源。期间,队员们在九龙嶂红军烈士纪念碑前重温入党誓词,深切缅怀革命先烈。

  图为实践队全体成员重温入党誓词

  随后,水美村党支部书记罗苑华化身“微党课”主讲人,与队员们分享乡村振兴故事。“水美村人口少,但是地域面积大,走完所有村户要累得满头大汗,但作为基层干部,走进每一户,这是我的工作,也是我的责任。”罗苑华书记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生动地讲述了水美村近十年来的变化,让队员们深切感受到了党和国家的政策为广大群众带来的生活改变。入党积极分子、实践队队员钟颖分享道,美丽乡村、美丽中国的建设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同时也是一名梅州人,更应自觉成为美丽乡村的传播者,运用所学为农村产业发展贡献力量。

  此外,实践队还充分发挥青年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挖掘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微党课直播,通过“青年话语”带领校内外青年学子了解革命老区红色历史,赓续红色血脉,实现“一个人带动一群人,一群人影响更多人”的育人效果。直播历时65分钟,点赞评论数达9.2万人次。

     深入田间地头问需于民,田野调研有“烟火气”

  近年来,梅南镇坚持党建引领,依托红色资源和绿色生态,大力发展红色产业、绿色产业、金色产业,乡村振兴初见成效,村容村貌展新颜。立足新发展阶段,如何把形形色色的农副产品、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转化为促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特色优势,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是当前梅南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课题。

  在走访村民、企业前,实践队与梅南镇委干部、水美村村委干部开展座谈交流会,了解当地产业发展概况,并就优化当地红色文化旅游产业设计、加强农产品产业发展、促进企业增收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图为实践队队员学习采茶知识,帮助茶农采茶

  “一天能卖出多少头牛”“现在茶叶生意怎么样”“销售的群体主要是哪些”“有没有尝试过直播带货”为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实践队用好调查研究“传家宝”,坚持走“泥泞路线”,7月9-12日,队员们带着“水美村红色文旅产业发展调研”“梅南镇农产品产业发展调研”两个调研课题,分两小组分别前往水美村红军绿道和骏辉茶厂、广顺海食品有限公司、蜜蜂养殖场、酿酒作坊等企业、个体农户家中,与企业、农户面对面交谈,向基层、向农民“取经”。队员们充分摸清产业发展的难点问题和症结之余,还走进田间地头、企业车间,学习体验采茶制茶工艺、酿酒工艺等,加深对茶叶、米酒、牛等产品的了解,为后续研究推动产业发展对策奠定基础。此外,实践队还深入水美村挨家挨户开展推广普通话行动。

      科技助农促振兴,共织乡村振兴“锦绣图”

  经过四天的走访调研发现,当地企业、个体农户更多以传统的线下销售为主,线上销售途径比较稀缺。如何打破销售壁垒,拓宽产品销售路径,实现销量和口碑双丰收,是不少企业、个体农户摆在眼前的难题。

  7月12-13日,实践队发挥电子商务和基础教育专业优势,围绕“电商直播”、“产品宣传推广文案撰写”和“普通话”三个板块,面向梅南镇当地企业、农户、青年等进行劳动技能培训,通过现场教学、实践展示等教学方式与企业、农户交流短视频运营、产品推广文案等方面内容。为扩大培训覆盖面,实践队还通过线上平台同步直播培训课程,700余人走进直播间,历时70分钟点赞评论数达13.6万人次。

  图为实践队队员面向当地村干部、企业、农户开展产品电商直播专项技能提升培训

  线下实践虽结束,但助力乡村振兴的脚步却不会停歇。自七月以来,实践队队员化身梅南乡村“推广人”,通过前期了解产品,选取梅南茶叶、牛肉、蜂蜜、走地鸡、“红军酒”等特色农产品录制6个专题宣传片,剪辑9个红色乡村旅游宣传短视频,发挥新媒体矩阵作用,通过视频号、小红书、抖音等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推广,让乡村的优质农产品、乡村红色旅游搭上“互联网”传播的快车,拓宽推广新渠道,促进乡村产业振兴。据统计,发布的短视频及专题宣传片点击观看量达6.4万人次。此外,为让革命遗址“活”起来,红色文化“亮”起来,焕发出新的魅力,实践队队员还结合专业,设计农产品包装及logo,规划“红军绿道”红色旅游景区功能区,以及利用木筷子、牙签、纸皮等身边常见的日常用品手工制作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日址等革命遗址模型等。

图为“寻·访红色乡村”实践队在东江工农红军总指挥部旧址前合影

  在本次实践中,同学们主动到乡村一线“自讨苦吃”,在实践中涵养“以苦为乐”的精神气,在走访调研中“壮筋骨”,在助农实践中“长才干”,发挥所学破解乡村振兴难题,努力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接下来,实践队将持续跟进项目进展,将校园智慧融入基层,为梅南镇乡村振兴注入生机勃勃的青春力量。

  (“寻·访红色乡村”实践队施贝尔 陈偲梁韵琪/文 施晴晴 钟颖 梁韵琪/图)

作者:“寻访红色乡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 走进田野读懂乡村 发挥优势助力振兴
  • 在“医”路乡伴中谱写青春底色
  • 寻访红色足迹,赓续红色血脉。伴着暑期的阳光,我跟随南京医科大学“医路乡伴”健康乡村促进团,来到盐城,通过现场教学、专业讲解、实
  • 09-03
  • 【薪火实践团成果荟萃】致知力行 踵事增华,南中医薪火实践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