稚与最初
夏季的风带着燥意,黏在少年们挂着汗珠的脸庞,那是出发前的我们。踏上前往段店小学的路途,大巴车撞开夏日的烦闷一路带我们到达终点,那是我们梦开始的地方。干净而气势宏大的大门遮掩着学校里干净中难掩时间磨砺痕迹的操场以及三四层的教学楼,那是段店小学。踏着活泼的步伐,稚嫩脸庞上挂着笑容,却难掩眼神中的不舍,转头向家长告别的最初的他们,那是我们的学生。
由于条件的受限,我们只能住在少数几个安装了空调的音乐室以及播音室,为了提高床铺舒适度而铺在床单与地面之间的瑜伽垫仿佛在嘲笑着我们的自不量力,呼呼作响的空调也在为它助势。收拾行李的过程即使有空调降温也未曾拂去少年们脸庞上的汗水,终于收拾完的我们却也不能停下来休息半刻便要准备去采买未曾带来的生活用品,所幸学校门口便有一条街的店铺,于是在店铺中购买生活用品便成了我们接下来的任务。炎热的温度无时无刻跟着我们在行动,却难以破环少年们交流中所流露出的欢乐以及期待。偏差的条件始终难以阻挡我们前进的脚步。
小时不识月,呼做白玉盘,可能形容的就是他们。初见时吵闹的教室,飞过的纸飞机,拍打的桌面,或许爱玩便是孩子们的天性,“顽皮”就是我对他们的第一印象。各个老师自我介绍时不时有胆大的同学提出问题,也有下面同学异口同声念出的我们的名字,最熟悉的几个字被他们念出来却是全新的感觉,一声声“老师”脱口而出,激起了我们心中莫大的骄傲。老师,你的名字怎么有四个字?老师,你的茜是多音字对吗?老师……
第一节给他们上的课便是音乐课。为了支教最后一天的文艺汇演,每个老师都在提前教授同学们节目,我也不例外。为了激起同学们的兴趣,同时考虑到歌曲学习速度以及歌曲难度,我们选择了《开心往前飞》这首歌,刚放出来就听到同学们在大声的跟着歌曲唱,很惊讶虽然相隔十岁,但我们的童年似乎是一样的童年。所以教学的难点放在了同学们对歌曲不同的熟悉程度以及对歌曲中休止符的处理不当上。为了解决第一个难点,我和我的搭档带着同学们对着歌曲进行了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确保每个同学都对歌曲有了一定的熟悉。此后我们开始将歌曲拆分细讲,教同学们如何打拍子,如何认简谱,每一句进行带唱,但碍于学生们无法理解歌曲的停顿之处,我们便在黑板上写出重难点的歌词,对其进行画斜杆以此来表示停顿,终于解决了歌曲的演唱问题。
此后虽然也给同学们上过许多节课,但第一节音乐课却仍然是印象最深刻的,或许是那耳熟能详的旋律连接了两个不同时代的童年,也或许那是我们的初识。
如期而至的文艺汇演,带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观赏学生们的表演,听着阵阵掌声,或许这一场支教已经有了它的意义,开心过后便是不舍,因为这象征着支教的结束,故作老成的我们和稚与最初的他们在这个夏天相遇,此后便是分头奔向自己的归处,成为自己的鲜衣怒马,流连沿途的烈焰繁花。
作者:邓洋茜子 来源:原创
- 稚与最初
- 这一场支教已经有了它的意义,开心过后便是不舍,因为这象征着支教的结束,故作老成的我们和稚与最初的他们在这个夏天相遇,此后便是分
- 09-02
- 我的第一次支教生活
- 烟台大学计控学院童心同行支教队赴菏泽单县王小庄小学进行支教活动
- 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