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动在坡柳
八月曙光初现的清晨,携着的徐徐微风和我们一起打破了校园黎明前的黑暗,经过240公里颠簸遥远的路途,最终来到了坡柳村,村落分布于两旁绵延近十公里山脉的谷底与山腰,谷间的作物郁郁葱葱,坡柳村宛如一条隐若于山谷间的巨龙,等待着腾入青天的那一刻。我们在驻村书记那里得知,坡柳村这个地方在读名校大学生都有近十人,这对于经济较为落后,距离小镇约十公里的村落而言实属难能可贵。在我们下车的时候,驻村书记和村委会人员热情招待我们并为我们安排住处,与此同时驻村医生和主任就已经把饭给做好了等着我们的到来,这让我们感受到了坡柳村的热情好客。吃过午饭稍作休整,趁阳光正好,我们便开始执行我们行动队的第一项计划,采访村委会人员并记录了他们奋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工作生活的点点滴滴。驻村书记说自己父母都是农民,虽无文化但其勤劳朴实、与人善良,这些品质时时刻刻都影响着自己,在他离开高校来到坡柳村之前就已早早埋下了一颗奉献青春于乡村振兴的种子,誓要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发光发热,脱贫一户是一户,振兴一村是一村。驻村书记住在坡柳村的小学一个简单小屋,一间铁皮建成的小厨房和一间小学教室改造而成的办公室,每天自己骑摩托车去小镇上买菜回来做饭,在这简单得有些许艰苦环境下,驻村书记时刻牢记使命、不忘初心,日复一日的走访于这近十公里的村落里,为坡柳村振兴而奋斗。
我们吃过晚饭和驻村书记沿着一条将散落于谷间各式各样的小屋,犹如丝线连珠般串连起来的国道上闲走时,路旁三三两两嬉戏玩儿童耍跑到驻村书记面前笑嘻嘻地说道“书记叔叔今天有带糖过来嘛?”驻村书记随手就拿出几颗糖分给孩子们笑着说“你们去院里玩,路边有车危险嘞。”我当时心想一位三十多的驻村书记随身携带小孩子吃的糖,路边嬉戏玩耍的孩子对于外村来的书记分外亲近,这些是为什么。
第二天一早我们就开启了我们的村民访谈之旅,走进农户干净的庭院,柴火整齐的堆放,两垂髫之年的孩童坐在院子里有说有笑,一位老奶奶弯曲着背,犹如一座山丘坐在水管旁清洗着衣物,见我们到来便撑腰起身,笑着招呼我们进屋坐下,而后示意小孩给我们倒水,交谈中老奶奶一直都是笑脸相迎,给我们讲述着他朴实的一天,老奶奶说今年天时虽然不好,但是有政府的补贴和帮助也算是自给有余。一家五口,儿子儿媳一大早便上对面的对门山收获玉米去了,自己在家洗衣、做饭、带孩子,虽然一年不能挣多少,但是供小孩上学后也还有富余的钱来改善生活。坐了近一个多小时后我们告别老人家,进行下一家的走访。坡柳村虽然地理位置较偏,但可以从其老人的状态来看,并没有像我们小时候的老人一样七十多岁还干着糙累的活儿、带着孙子空守老家,这一天我明白了,老人是社会的弱者,他们曾经也是社会的创造者,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有义务、有责任去关心他们,树立榜样,营造社会的良好风尚。不由感慨我国之发展不仅提现于军事、科技、经济等方面,在农村这片净土也是清晰可见。
文字:张佳美
摄影:陆一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