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教育新变化,寻访恩师拓知行

发布时间:2023-08-27 关注: 一键复制网址
探寻教育新变化,寻访恩师拓知行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教育普及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升。2021年,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比2012年增加6300余所,在校生增加2800余万人。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共20.7万所,在校生1.6亿人,已实现全面普及。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南京师范大学学院积极响应号召,建立许多社会实践团队。NST YOUTH EDU团队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充分发挥团队的优势,比非师范专业更加了解当前教育的新变化。该团队以“教育新变化”为采访切入点,寻访恩师为主要采访手段,在实践中了解新变化,在交流中体悟真谛。
     本次实践时间由六月二十四号开始至八月三十一号截至,实践方式分为线上和线下,线下主要为寻访恩师,与老师敲定采访时间。线上主要为制作调查问卷,和询问朋友。
                                                                                                       (图一:  回母校,访恩师)
                                                                                                             (图二:采访老师,并记录相关回答)
    一、问学生,知利弊
       学生是直接接触和了解老师教育方式的对象,通过询问学生可以分析出老师教书教人方面的优缺点。通过直接消息询问和调查问卷两种形式,该团队了解,大部分学生认为老师是严肃、体贴和事无巨细,但同时当前老师或者是整个教育界都有的现象就是极其追求升学率,教学整体体现着一种灌输式的教育,导致了一定程度上的片面,只注重应试教育而忽略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为此大部分人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相关建议: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品德方面的教育,要先成人再成才。其次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和独立思考能力,不能不会读书,但是也不能只会读书。最后就是对相关教育行业提出的建议,希望教育资源协调发展,区域之间不能差异过大,造成资源的倾斜。

(图三:问同学)

    二、访恩师,谈变化
             教师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教育内容的变化。通过回母校采访老师,发现教育新课标已经体现了,新课标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是受职前教育的影响使其收效甚微。但是书本的内容会比之前更加的厚重,响应国家号召,关于革命和改革的内容有所增加。为此老师也为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建议,希望他们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让自己在专业的方向更加专业,也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以此更好的为学生做好榜样。
    三 、问家长,知需要
            团队的小伙伴也通过信息的方式询问了家长关于对此的看法。发现家长了解“双减”政策的途径主要为网络和学校宣传,认为主要就是减轻孩子的作业负担。但通过“双减”政策使孩子有了更多的时间培养兴趣爱好。除此之外,团队还询问了关于家校联谊的看法,认为家校联谊不能只靠老师来维护,需要双方的努力。借机了解到目前家长对老师的建议是希望老师能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这也是我们需要做的。
 
(与家长的聊天记录 )         
             此次的实践活动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师范专业的学生听一下外界对于教育工作者的看法和要求,让教育行业的决策者用心感受人民的教育诉求,NST 实践团以此为契机,在实践中锻炼自身,在询问中明白自身责任。
                                                                                                                                                                                                                        

            
作者:彭伴云 来源:家长,老师,同学,相关网站的查询,以及书籍翻阅
  • 探寻教育新变化,寻访恩师拓知行
  • 探寻教育新变化,寻访恩师拓知行
  •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同时也发生了历史性的变革教育的目标也不断趋向于全面。本文章以实践为主要途径,采访
  • 08-27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