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8日至9日,常州工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们带领“常小燕”大学生理论宣讲团的团队成员前往全国文明城市、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市、全国第四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溧阳市开展了“弘扬铁军精神 造就时代新人”为主题的“行走的思政课”暑期实践活动。我有幸作为其中的一份子,去实地寻访溧阳的红色足迹,感受溧阳的生态风光。
7月8日早晨,我坐上了前往溧阳的大巴车,虽然下着雨,但是丝毫不影响我对这次活动的期待。首先,我们来到了位于溧阳市竹箦镇的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在纪念馆门口,老师为我们介绍了纪念馆形状“N4A”的意义,并以新四军军长陈毅的一首诗为我们介绍了当年新四军战斗的场景。刚刚走入纪念馆的大门就看到一个英雄群雕,展现出新四军战士们冲锋陷阵,英勇战斗的昂扬姿态,旁边有一只紧握的拳头,仿佛表示着战士们必胜的决心,背后是一面飘扬着的鲜艳的党旗,我的内心仿佛也被这一抹红色点燃。随后,我们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唱响了《我和我的祖国》,表达了我们青年大学生对祖国的拳拳热爱之心。新四军在坚持反抗侵略,抵御外辱的抗日民族战争中,因纪律严明、勇猛善战,被称为“铁军”。因此在抗战中铸就的革命精神被称之为“铁军精神”。历史因铭记而永恒,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应该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也让其成为鼓励我们不断攻坚克难,奋力前行的强大动力。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我们更要弘扬铁军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的领导,热爱伟大祖国。如今我们虽已远离战争年代,但仍需学习“铁军精神”,将“信念坚定如铁,意志坚韧如铁,团结坚固如铁,作风坚实如铁,本领坚硬如铁”的铁军精神内涵与自身成长相结合,以实际行动将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走好属于新时代新青年的长征路,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7月8日下午,我们前往了塘马烈士陵园,老师展开了现场教学,为我们讲述了塘马战斗的经过。我了解到那段新四军战士与日军浴血奋战的历史,面对数量几乎是我军8倍的突袭日军,新四军战士们从未有过半分退缩,始终咬牙拼死坚守,与敌人殊死搏斗,以牺牲新四军270多人的代价,换来了1000多人的突围,保存下来一批领导苏南地区的党政军抗战骨干力量,粉碎了敌人一举消灭我苏南党政军领导机关的阴谋,为我军继续坚持和发展苏南抗日斗争奠定了基础。战后,他们继续坚持苏南抗战,不仅使当时苏南抗战局面得以保持,还使抗战局面得到巨大发展。临走之前,我们向烈士陵园的先烈们三鞠躬,以表缅怀敬重之情。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感谢老一辈革命家的付出与奉献,我们才得以有今天的幸福安康的生活,这份和平来之不易,我们应心怀感恩之情,好好珍惜,肩负起时代的重任,在新时代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用实际行动响应党的号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7月9日上午我们前往了南山竹海进行学习考察。带队老师为我们讲述了溧阳市南山竹海“农业+旅游”的乡村振兴新思路,并结合了党的二十大精神讲解了溧阳市是如何落实,如何进一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行动指南。看到这幅美丽的山水秀丽风光图,穿梭在万亩竹林中,我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理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做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们携手同心,不懈奋斗,一定能汇聚起更加磅礴的伟力。
两天一夜的溧阳之行让我收获颇丰,经此一行,我对二十大精神有了更加具象化的概念。今后我会不断地自我磨练,提升自己,通过宣讲将二十大精神更好地传递到更多的人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