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光三下乡 课程总结2
科技赋能自然之走进“数字林业”
“数字林业”是福建农林大学特色专业之一,其主要通过数字化手段来促进森林可持续性经营。为让孩子们了解到科技创新不止在日常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对大自然的影响也是意义重大,我带着孩子们学习“走进数字林业”课程。走进“数字林业”,就要从了解“数字林业”的含义开始。首先,我对“数字林业”相关内涵进行讲解,并进行趣味问答,孩子们积极发言,课堂氛围浓厚。接着我带着孩子们了解“数字林业”的专业课之一的“遥感技术”,并深入学习遥感技术的发展与其在林业生产方面的应用。为加强孩子们对遥感技术的理解,我设置了动手实践环节,带着孩子一起制作“方块卫星”,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的同时加深对知识的吸收。以一个专业的视角跳跃到科技创新在多个领域的发展,我们不得不感慨时代变化之快、科技创新之强。希望通过此次课程,孩子们能对创新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希望孩子们能努力学习,用自己的力量保护大自然,就像科研工作者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大自然一样,为美丽中国贡献出力。
从植物标本中获取自然灵感
福建省全国森林覆盖率最高的省份之一,福建省的森林产业成为了福建省的支柱产业。作为林学院的一名学生,我们对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有了一定的认识,建设生态文明,应该从保护森林,建设适合生态发展平衡的森林环境。标本制作这门课程,融合了农林类院校的特色课程与对于小朋友们的手工课程的设计,通过手工制作的形式,让小朋友们对大自然的花草树木有所了解,认识自己家乡的常见树木和花朵。在制作植物标本时,同时向小朋友们普及有关植物的知识,告诉他们要想营造一个绿色生态家园,就应该学会保护森林,爱护花草树木,树木是有生命的。植物标本不仅是一个手工作品,也是一种唯美的艺术,它是时间的凝固,生命的永恒。每一朵花儿,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都凝聚了生命的奇迹,也展现着自然的智慧。在制作植物标本的过程中,也锻炼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也是他们需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作者:张玮玮 魏至骏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