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正当时,农林学子返家乡
习近平总书记嘱咐青年人要“重视实践,知行合一”,在暑假期间,我来到了昌宁县农业农村局进行政务实践,了解机关工作,夯实专业基础,在办公室协助参与日常业务办理、材料校对、档案整理、接拨电话、收发公文、等工作。在前辈的细心指导下,我从一开始的懵懵懂懂逐渐变得游刃有余。人生路漫漫,在实践中逐步矫正脚下的步伐,坚定心中的理想信念,各自努力,所得皆所愿。
7月6日,我怀着激动又不安的心情来到昌宁县农业农村局。走进大院,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四个鲜明的标语“最严谨的标准 最严格的监管 最严厉的处罚 最严肃的问责”。后来我了解到二楼是农业农村局下属二级站所植保站:精准施药,植保卫士,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这是我对农业农村局的第一印象。
初到岗位,办公室李主任热情地与我们谈心,从通勤时间、来回交通状况到日常工作技巧,无微不至,让我这个常年在外读书的学子不经感叹:亲不亲,故乡人!
随后,办公室的段哥和佳姐耐心地带领我们熟悉每一项工作,细致地讲解,温柔的话语,并告诉我们:办公室不大,但氛围很好,就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办公室的事务很繁琐,但很锻炼能力,希望你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有所学、有所思、有所获。
坐在明亮的办公桌前,我深知:这是无数工作人员组织这次“青春同行 雏雁归宁”社会实践活动给予我的社会使命,我也将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负他人不负自己,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我所在的办公室位于一楼,大院大门正对,能够清楚地感知大家的工作节奏,匆忙的脚步,陆陆续续的电话铃声,让我切身体会到机关工作的忙碌。还记得初到岗位时,一位前辈拿着审批文件到办公室盖章,外面突然下起了暴雨,“拿把伞吧……”话音未落,他已经冲进来雨中。这与我所知的外界的刻板印象:‘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一天’截然不同,这里的每一位人民公仆都在用自己的汗水为人民群众的笑容努力奋斗着。
在三周的实践生活中,我们一直倍受办公室领导和同事的照顾,从如何接听办公电话、在办公平台上收发公文,从日常的工作内容到紧急工作的处理,事无巨细,这不仅锻炼了我与人沟通交流的技巧,还让我更加清楚了农业农村局部门体系架构。2018年党政机构改革后,‘农业局’改为‘农业农村局’,整合畜牧兽医、水产、植保等涉农部门后重建,负责全县的病虫害防治、农村社会事业发展、防疫检疫、技术推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等,这不仅仅是换个名字,而是对农业农村治理体系的优化调整,进一步推进农业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统筹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制度保障,是党对‘三农’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农林学子,我深感自豪。
在上下班路途中,我还发现,家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保留了这个小县城的淳朴,早晨七点路边辛勤叫卖的老乡,中午时分匆忙赶路只为了全家共聚午餐,夜幕降临热闹非凡的广场舞、打歌......
牢记总书记回信精神,志存高远 脚踏实地。得益于“青春同行 雏雁归宁”昌宁县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有幸成为昌宁县农业农村局办公室的大家庭的一员,全身心融入基层,服务群众,服务社会。眨眼之间,三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已经落下帷幕,但为家乡为社会服务贡献的心态却永远不会停止,感谢团昌宁县委提供的难得的宝贵机会,而这段难忘的实践经历也将成为我人生阅历的一份珍宝,我将继续努力将其所闻所思所学运用到之后的学习工作中。
作者:李如焱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