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盛夏,我有幸与数字径心队相遇于梅州兴宁市。相逢、熟知、共勉、离别,团队从无到有建立起来,队内每个人都各具特色,又相知相惜。无论是“定海神针”素香师姐、“字字珠玑”月榕师姐、“技术支撑”学斌师兄、“最美主持”佳桐师姐、“意气风发”舒帆师兄、“任劳任怨”赞有师兄、“超强后勤”皓然师兄、“摄影大能”培榕师姐,还是“最强大脑”嘉旺、“妙笔生花”的怡慧、“身兼数职”的文慧,以及才德兼备的陈老师、绰有余裕的林老师、悉心指导的杜老师,都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从7月17日到7月22日,这6天的一帧帧、一幕幕都弥足珍贵,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第一次感受到把科技、文化、卫生带到乡村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数字径心实践队融法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学生于一体,以“数字径心,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开展了支教、家访、调研、访谈、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的活动,聚集社会痛点问题,挖掘基层群众的真正需求。实践队积极传播科学文化知识,努力践行“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理念,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受益匪浅。
一、“径”心“径”力,精益求精
在这6天的实践过程中,队长带领我们每天晚上复盘当天的活动,分析实践取得的结果和优缺点。我们还在开展径心中学和梅林一小课堂前一天晚上预演第二天的活动流程,以确保支教活动顺利进行。对数字课堂,大家一遍遍演绎活动流程并预想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准备应急预案;对投稿文章,大家一次次审核并修改,争取一稿即过;对问卷发放,大家一家家询问讲解,不因村民的拒绝而气馁。在实践中,我深刻感受到数字径心队队员用实际行动践行队名内核的行为,真正做到了尽心尽力地开展社会实践、尽心尽力地推动乡村振兴。
二、守望相助,团结一心
实践队的队员们坚定地朝同一个目标前进,时刻谨记“我们是一个团队,缺一不可”的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大家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团结合作精神,完成自己的工作后会主动帮助其他小伙伴分担工作。从指导老师、队长到师兄师姐、同学们,大家都不放弃每一位成员,互相扶持、互相关心。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但大家共同发力,以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不仅推进实践活动更加完善,更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知恩图报,心怀感恩
数字径心实践队在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体现出了懂感恩、知回报的氛围。无论是素香师姐一开始提到的参加三下乡的初衷是想回报家乡、回馈社会,还是大家在径心中学、俊记茶坊、梅林一小等各单位开展活动后及时送上感谢信的行动,都展现出知恩图报的情怀。我也想借着写心得的机会感谢团队老师们对我们的无私指导,师兄师姐们对我们的热情照顾,以及径心中学、梅林一小的领导、老师与家长对我们的支持与配合,官亭村村委、俊记茶坊、梅州教育局教师发展中心、五华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竹山村村委、梅林镇政府等单位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还有上街发放问卷时帮助我们填写问卷的当地村民们的理解与信任。
正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次三下乡活动是我们走出课堂、走进乡村的第一课,我们得以放下书本,第一次感受乡村群众的真实需求,见证乡村振兴的发展。感谢这段宝贵的、独一无二的经历让我得到成长、启迪和思考。我们在梅州兴宁的三下乡活动告一段落,但我们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助力乡村振兴,我们一直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