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就要“自找苦吃”,为深入学校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学生的重要回信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近日,江西农业大学学生校长助理团一行10人前往九江市共青城市泽泉乡关帝庙村青少年社会实践点开展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1955年10月,由98人组成的第一支上海青年志愿垦荒队,高举着“向困难进军,把荒山变成良田”的锦旗,高唱着《垦荒队员之歌》,向江西进发!2023年7月,实践队沿着先辈的足迹,走进了共青城市。在这里,实践队先后走访了拥有69年党龄的熊火兰同志,聆听了上海知青仇爷爷的垦荒故事,参观了共青垦殖场旧址、袁隆平旧居、耀邦陵园等地。实践队员们从熊奶奶身上学到了“坚守朴素”,从垦荒队员身上学到了“艰苦奋斗”,从袁隆平爷爷身上学到了“敢为人先”,从胡耀邦同志身上们学到了“心在人民”。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实践队员们深刻感悟到了今天的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实践队员们纷纷表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定将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精神血脉,既要怀抱梦想又要脚踏实地,以青春书写实干,努力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里大有作为。

图1.实践队员走访慰问老党员熊火兰奶奶
走进田间地头,助力乡村振兴 青春与“农”共舞,走好青年征途。“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我们是来自江西农业大学的社会实践队……咱们的这个杨梅酒口感独特、口味香醇、生津止渴,是我们合作社的招牌农产品,欢迎大家下单购买……”在共青城果蔬专业种植合作社,实践队员们纷纷化身主播,为直播间里的观众介绍产品和答疑解惑。此次直播助农活动,吸引了近3500位的网友在线观看,线上累计获赞2.6万余次,在提升合作社知名度、拓宽合作社销售渠道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除公益“直播带货”外,实践队员们还走进了田间课堂,开展了“荷塘拔草”劳动实践活动,并积极参加由共青城市泽泉乡政府举办的“建言献策谋发展,砥砺奋进谱新篇”主题沙龙活动,实践队员们建言道,“人才是驱动发展的核心要素,建议泽泉乡充分发挥高校集群优势,打造校地合作典范,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努力把当地人才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动力。”

图2.实践队员公益“直播助农”
践行小爱之举,温暖桑榆之心
常怀敬老之心,笃行扶老之事。“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嘹亮,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一首《歌唱祖国》拉开了“情系桑榆,定格笑容”志愿服务活动的序幕。在德安县社会福利中心,实践队员们先后带来了红歌演唱、诗词朗诵、深情演讲等多个节目,老人们一边吃着实践队提前准备的水果、饼干、牛奶等食物,一边为表演者拍手叫好,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看这里,笑一个,耶!哇哇哇,表情很好!”爷爷奶奶们举起剪刀手、整理衣着、扬起嘴角,将最好的一面展现在镜头下。“咔嚓、咔嚓”,随着实践队员按下手中的快门键,30张洋溢着和蔼笑容的脸庞被定格成最美的瞬间,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温暖。“今天我们来到这里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想为爷爷奶奶们拍一张纪念照,我们会通过修图技术进行美化,打印制作后,送到每一位爷爷奶奶手中。”实践队员彭俊祺说到。

图3.实践队员为德安县社会福利中心爷爷拍照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社会实践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青年学子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实践队员们通过“自找苦吃”式的社会实践活动,朝垦荒队看齐、向老党员致敬、为乡村振兴助力……,既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了起来,又厚植了爱农情怀,练就了兴农本领,大家纷纷表示,将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投身创新与创造,唱响农业“好声音”,让强农星火,掀起乡村振兴的燎原之势。

图4.共青团江西省委副书记肖如恩一行看望实践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