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探寻黄河之美,弘扬黄河文化

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烙下炎黄的底色,孕育了五千多年未中断的中华文明,是我们中华文化传承的纽带与桥梁。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对黄河的保护与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推卸的社会使命与责任担当,实践队通过本次实践活动了解了国家对黄河保护和发展的重视以及成果,深化了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认识,并以实际行动呼吁广大人民群众保护黄河,为黄河环境生态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历史赋予使命,时代要求担当。黄河治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各成员深深明白:作为新时代青年,应该提升自身素质,练就供应本领,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让社会各界了解母亲和关注母亲河,保护母亲河。
从7月5日至7月19日“寻源之根,探奥黄河”实践团总共历时15天,15天内实践团走访了三门峡市黄河公园、沿黄公路及附近社区、三门峡市人民公园、虢国博物馆、及各成员家乡所在社区。
2021年10月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将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为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迁出大计,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数次实践,“寻源之根,探奥黄河”实践团12名成员皆全员参与,认真付出行动。并且每次活动都会携带照相机与笔记本,全程摄像记录实践经历,进行材料信息收集,在事后进行资料整理。

初入黄河领域,清理水域周围垃圾,组织志愿者开展服务活动,了解黄河治理的过程,进行流域生态保护宣传,加强附近居民的环保意识。实践队员对附近居民进行随机采访,并向他们发放调查问卷,同时对沿黄公路的沿路自然人情风景进行拍摄记录以及黄河环境与日常生活的采访记录,实地考察。
开展宣传主题为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重要性的工作,加深了民众对母亲河的认知,也使大家意识到了保护母亲河绝不只是一句口号那么简单,作为新一代青年,我们要争做黄河保护生力军,为母亲河保护工作贡献青春力量。

后期进行分散社会实践,在自己家乡附近展开黄河文化宣传活动,让居民们更好地感受到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通过调查队员们了解到,居民们对黄河文化颇感兴趣,并且表示愿意了解有关黄河文化知识,接受黄河文化的熏陶,保护传承黄河文化。但同时大多数人对黄河目前的状況了解甚少。实践队员通过在街头随机采访、家访等形式,使居民认识到黄河文化的精神内涵,提高了其保护黄河文化的意识,并激励他们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参与到黄河文化的传承弘扬和黄河环境的保护中去,为美化家园、助力黄河流域生态文明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本次社会实践过程中,团队成员更为直观清晰的了解到黄河目前生态环境状况与面临的问题,更深刻意识到了新时代青年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参与黄河建设事业,助力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治理,为保健母亲和贡献力量。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非一日之功。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既要计划长远,又要干在当下,一张蓝图绘到底,一茬接着一茬干,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为黄河永远造福中华民族而不懈奋斗.
 
时间:2023-07-19 作者:康佳佳 来源:安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文博学院 关注:
  • 探寻黄河之美,弘扬黄河文化
  • 探寻黄河之美,弘扬黄河文化
  • 黄河见证了中华民族烙下炎黄的底色,孕育了五千多年未中断的中华文明,是我们中华文化传承的纽带与桥梁。作为青年大学生的我们,对黄河
  • 07-19
  • 上经贸大马院学子三下乡实践感悟:激活红色文化资源,助力乡
  • 追溯红色基因 ;再筑奋斗新篇
  • 金寨红色文化不仅是一种历史传承,更是一种实践精神。要把金寨红色文化融入到日常学习和工作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红色文化,把革命先辈的
  • 07-19
  • 西油石工学子三下乡:了解乡村产业发展,助力乡村“三农”工
  • 忆往昔峥嵘岁月,续永恒革命薪火
  • 6月28日,安徽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赴安庆、合肥传承实践队来到安徽省安庆市独秀园开展主题为“忆往昔峥嵘岁月,续永恒革命薪火”的学习
  • 07-19
  • #“江海交汇新起点,奋楫扬帆新时代”长三角小微企业发展调
  •                           乡村振兴,我们在行动
  • 乡村振兴,我们在行动
  • 7月7日至7月8日,宣城校区全媒体中心“镜观奇变 乡兴未来”实践团队前往宣城市电视台、日报社、蔡村镇三处地点进行调研,秉承着“用镜
  • 07-19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