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追寻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通过实地学习、下乡实践,了解在闽产业发展、乡村现状,进一步推进乡村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助力乡村振兴建设,2023年7月10日至7月13日,福州大学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探建州风采,绘数字青春”三下乡实践队前往南平市建瓯市房道镇吴大元村、福矛酒业集团、小桥镇后塘村、中共闽北临时委员会、黄华山公园、考亭书院、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第一站:畲村汉情长相连实践队以全国文明村——吴大元村作为实践活动的起航站,吴大元村由6个自然村组成,近年来,吴大元村依托畲族传统文化优势,打造“畲乡文化+生态旅游"特色村寨,逐渐成为产业兴、生态好、乡村美,并且富有畲乡风情特色的村落。
7月10日下午,“探建州风采,绘数字青春"实践队抵达吴大元村,在吴大元村党支部书记兼主任黄丽青(下简称黄书记)为团队成员进行概况讲解后,黄书记带领实践队成员走过尾村广场,向实践队介绍畲族的由来及其四大姓氏;参观文化展馆,同实践队学习习总书记语录展现畲乡风俗;拜访畲族老党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遍历吴大元村风光,感悟吴大元村为保护绿水青山的辛劳贡献。
图为黄丽青书记在尾村展馆向实践队介绍畲族风俗
第二站:觥樽醇香酒业强7月11日上午,实践队赴福建福矛酒业集团公司实地参观和考察。福矛窖酒作为建瓯当地酒业的龙头企业,在自身产业发展的同时促进了当地乡村政府的经济增长和居民的就业。在实践过程中,实践队“观白酒文化,闻酒曲之香,品酱香醇酿”,沐浴在四溢酒香中,感受乡村振兴新理念。
工作人员引导实践队参观现代化的生产基地,实地感受了“12987”的传统酿酒工艺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结合的企业优势;聆听福矛酒业发展历程,学习习总书记“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批复与福矛酒业的创新奋进。福矛窖酒的敢于承担社会责任,以产业振兴促乡村振兴,让实践队更明白了身为年轻一代的责任,要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乡村振兴牢记在心,为中华民族“谋福祉,谋崛起,谋复兴”。
图为实践队成员近距离了解酿酒工艺
第三站:共建闽茶助振兴7月11日下午,实践队深入建瓯乡村,聆听村书记的心声,探访当地茶厂,慰问脱贫农户,登上生态茶园,体会乡村振兴对自然与生态的保护和传承。
实践队与厦门海关驻建瓯市后塘村第一书记吴建隆进行交流,吴书记向实践队介绍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和后塘村的发展方向。来到后塘村茶厂,实践队了解到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组织对乡村经济发展的重大意义;登上甘源茶山,实践队领略传统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结合为乡村带来的独美风景和经济效益;慰问脱贫农户,实践队知晓脱贫的关键在于产业发展和生产技能培训。
这次交流让实践队深刻体会到,乡村振兴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更需要乡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努力。通过技能培训和产业合作,贫困户们能够摆脱贫困、改变命运,同时也为乡村振兴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图为实践队成员倾听茶厂人员介绍炒茶工序
第四站:忆闽北临委旧址,献礼黄华山先烈7月12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中国共产党闽北临时委员会旧址以及黄华山公园瞻仰革命先烈。走进位于福建建瓯城关序五里43号内的闽北临委旧址,刘葆彝烈士的外孙女沙无泞女士向实践队介绍这栋洋楼作为烈士故居和临时根据地的双重意义;聆听沙无泞女士讲述祖辈峥嵘岁月,实践队深刻了解刘葆彝烈士的精神内核。闽北临委旧址作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激励着我们青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上午10时,实践队来到了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黄华山公园,实践队全体怀着深切的哀悼和对逝去英烈的崇高敬意,肃立于英烈墙前,脱帽哀悼,垂首悼念,并整齐列队敬献花篮,将一束束鲜花摆放在英烈墙和烈士墓碑前。献花仪式结束后,实践队全体成员集体庄严宣誓:“我宣誓,我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传承革命精神,忠于祖国和人民,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青年,光辉岁月,不忘初心。强国有我,请党放心。”实践队缅怀英魂忆往昔,效法先烈炼赤心。
图为实践队员在黄华山烈士墓前庄严宣誓
第五站:觅考亭朱子文化7月12日下午,实践队前往考亭村考亭书院进行研究学习,朱熹在此创立了考亭学派,成为“闽学”之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朱熹儒家理论,便诞生于此。实践队成员与“理行天下·朱子文化传承发展”三省六市党媒会面,在交流学习中增进对朱子文化的理解,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涵养性情,滋润身心,助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随后实践队参观了考亭村树抱佛,作为全国46棵古树名木之一,樟树之王,树抱佛的长久历史积淀中也保有深厚文化底蕴。实践队成员手拉手,心连心,环抱千年樟,维系青年之间的缘分纽带,展现新时代青年携手共进的精神风貌。
图为实践队成员在考亭书院门口的合影
第六站:科技护园向未来7月13日下午,实践队到达武夷山国家公园智慧管理中心,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中,实践队成员了解到互联网、物联网、卫星遥感、无人机、GIS、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对实现武夷山国家公园“天空地”一体化监管的重要作用。作为计算机与大数据学院的学子,实践队成员对当今计算机专业应用产生了更具体的了解,对自己未来发展行程了更清晰的构想,铺垫未来新道路。
图为智慧管理中心讲解员向实践队介绍园区管理中应用的技术
此次三下乡历时4天3夜,实践队在这个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身,而且对追寻习总书记的足迹和乡村振兴有了更加深层次的理解。带着此次实践的丰厚硕果,回到校园生活中,实践队会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为今后的祖国建设做准备。当用青春热血,谱写民族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