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三农”仍然是一个薄弱环节,我们需要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为响应国家号召,安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乡红袅袅,悠悠我心”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10日前往定远县西卅店镇安徽鑫怀鸽业有限公司开展三下乡调研活动,深入调研现代鸽业发展模式及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进行探索与实践。
安徽鑫怀鸽业位于西卅店现代农业示范园,在团队成员与鸽业老板吴永超的交谈中,他将鸽与鸡进行对比,通俗易懂得向成员们讲述鸽的特性(哺乳类,无牙齿和胆,雌雄鸽共同筑巢育雏)、食性(只食用玉米、高粱等农作物组成的颗粒饲料)和生产周期(45天左右)。由于鸽子的产蛋率低、饲料精细、鸽蛋的胶蛋白含量高,鸽蛋的价格相较鸡蛋较高。
除此之外,在吴总的介绍中,团队成员们也了解到鸽业面临的两个问题:一是鸽的疾病导致年产量下降,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如鸽毛滴虫病、沙门氏杆菌感染和大肠杆菌病以及一些病毒性突发疾病等,二是鸽业养殖过程中技术问题,如饲养品种杂乱、生产效率较低、遗传性能下降等会导致生产力下降,降低产业经济效益。随后吴总又向我们强调养殖场规划的重要性,如注意排污渠需建在下风口,进料口与污物口应分开处理等。
随后团队成员进入养殖区近距离的观察鸽子特性和厂房饲养设备情况。“去年,我们企业在安徽省养鸽企业中排第二名!”,吴永超老板表示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要毫不动摇的坚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

图为吴永超老板带领团队成员参观养殖场

图为鸽业养殖场的消毒室

图为鸽业养殖场的鸽蛋

图为鸽业养殖场工人的记录

图为鸽业养殖场中的幼鸽

图为吴永超老板向团队成员介绍鸽场情况

图为团队成员与吴永超老板和任春环老师合影
本次调研的开展,使团队成员初步了解现代鸽业的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对于养殖场来说,养殖环境是至关重要的,灵活运用科学技术和设施设备对促进养殖业良性循环发展,经济生态可持续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当今乡村企业建设应不断加快将科学理论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全面普及到基层,起效在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