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岭南荔韵,悟振兴“荔”量
7月3日至7月6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亚非语言文化学院“妃子笑”调研团队来到广东茂名高州市根子镇参观中国荔枝博览馆以及高州贡园,通过实地参观与走访调查,感悟荔枝深厚的历史底蕴,深入了解荔枝与当地民众生活的关系,探究乡村振兴的现有成果,发掘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
中国荔枝博览馆位于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根子镇,是茂名市荔枝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项目内容,也是国家荔枝种质资源圃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博览馆分为荔史、荔事、荔知、荔人、荔业、荔韵等六大展区。得益于场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丰富详尽的荔枝知识,成员们不仅了解了荔枝起源、传播的路径、相关的名人轶事和历史典故,还回顾了荔枝产业发展历程及为产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人物事迹。不同展区侧重不同,却都生动展现出荔枝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示出荔枝产业发展的广阔画卷。
在参观学习过后,成员们进一步意识到荔枝对于茂名的重要意义,而中国荔枝博览馆的建成,也将为提升茂名市荔枝产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进而提高茂名荔枝产业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生态价值和文化价值贡献重要力量!
高州贡园位于我国荔枝之乡—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被誉为“活的荔枝博物馆”。据史记载,根子镇种植荔枝的历史始于秦朝, 至今已经超过了两千年。成员们跟随讲解员的脚步,依次游览了数棵具有长达一千多年悠久年份的荔枝古树。从讲解员的口中,成员们惊喜的发现这些古树都具有自身独特的故事和来历并以此命名,这也展现出近年来高州加强古树保护,打造集古树保护、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古树生态文化公园,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的决心。
为了更深入细致体会荔枝产业给当地带来的发展,成员们也深入基层走访乡村和当地民旅发展有限公司展开采访调研。
了解得知,茂名荔枝是国家发展区域特色农业的优秀代表,在当地国家政策红利、相关企业助力的支持下,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回乡创业,例如开网店或直播带货,以此促进当地荔枝经济的发展;荔枝产业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带来了更多发展机遇与可能。目前,在当地已有85%的农户从事荔枝产业,荔枝全产业链产值超百亿元,展现出强大的茂名“荔”量。如今,茂名正大力打造“好心茂名”城市品牌,将好心精神注入到城市发展中去。结合好心精神,茂名以荔枝文化为载体,文化搭台,经济唱戏,每年举办特色荔枝文化节,先后开展了大唐荔乡万人游、冼太健康膳食展览暨茂名高州荔枝美食文化节、千年荔枝印记岭南荔枝文化摄影展、“荔乡情·幸福梦”文艺晚会、岭南荔枝历史文化展览、“大唐荔乡·好心茂名”茂名荔枝北上古驿道新发现等一系列特色活动,全面弘扬了茂名的荔枝文化与好心精神。
进入新发展阶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荔枝主产区通过实施荔枝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设,在种质资源保存、新品种选育、历史文化挖掘、三产融合发展、对外交流合作等多个方面取得巨大的成就,为我国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做出巨大贡献。天蓝、地绿、水清、气纯、地沃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孕育出高州荔枝的高贵品质,这无疑也使高州以中国荔乡之姿登上世界舞台。未来,作为中国岭南特色的代表,如何在探索提高,做精荔枝质量的同时,兼顾传承和宣扬好荔乡文化,并且推动岭南地区经济进一步高质量,高水平发展,筑力乡村振兴,亟待政府和当代年轻人的思考。
“农村振兴,关键在增收”。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理应顺应时代和国家的号召,将目光望向乡村,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大胆试错,将创新思维与乡村实际结合,方能带动大家奔赴“共同富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