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智农基础,助力乡村振兴”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赴临沂平邑“三下乡”
记者采访 现场记录 查阅资料———打通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文|王敏 刘佳汝 图|刘传鹏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6月30日,青岛农业大学农学院“夯实智农基础,助力乡村振兴”社会实践团在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占伟的带领下奔赴临沂市平邑县,开展为期六天的金银花产业调研社会实践活动。
6月30日,实践团的十位成员来到平邑县方圆药业有限公司,并与副县长张恩盈、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科长刘楠楠、公司总经理张桂成、办公室主任汪慧铖、农学院党委副书记孙占伟一同开展了金银花专题培训会,对平邑县当地的金银花产业有了大致的了解。实践团成员认真分析了会议中的主要内容,认识到人才是振兴乡村的珍贵资源,亟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符合产业要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引雁归巢”吸引高质量人才投身于乡村建设。此外,张桂成就金银花的生长习性、采摘时间及加工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并指出当前行业发展面临的几大问题。其中,金银花的采摘方式仍为传统人力采摘,并未突破机器采摘难题,这已成为产业中投入占比较大的部分。通过此次座谈会,实践团成员们对当地金银花产业有了初步认识,为后期深入实践打下基础。
7月1日,在孙占伟和汪慧铖的陪同下实践团全体成员前往山东中平药业有限公司金银花博物馆,公司经理林帅详细介绍了平邑县种植金银花的历史,并带领大家参观了公司已投入市场的面膜、牙膏等日化产品。随后,实践团成员们前往位于凤凰镇的国家级中药材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基地负责人张传红带领实践团成员逐一介绍了繁育基地中的中药品种,耐心回答各位成员提出的相关问题。实践团成员们根据资料储备、观察生长现象,对田间地头的金银花生长状况有了直观认识。张传红强调,由于金银花植株长势不同,芽、叶、花分布高低错杂,目前尚未研发出能准确识别金银花并进行采摘的机器。综合考虑,基地管理人员还是选用了人工采摘的方式 ,这也意味着短时间内金银花产业仍将持续存在人工成本投入较高的问题。
7月2日,实践团前往九间棚万寿田园迎春坡生态种植流峪示范基地,基地徐裴业主任为成员们答疑解惑。成员们获取了许多关于金银花种植的信息资料,并亲身体验人工采摘金银花。采摘过程中,成员们为提高效率多采用蜷蹲或俯身姿势,时间一长便纷纷出现腰酸、腿麻等情况。且当天37℃高温,不少队员汗如雨下、衣襟尽透,在劳作中切实感受到了金银花采摘的不易。这也更加坚定了实践团成员们发挥专业所学,理论联系实际,将机械化技术应用到采摘方面,通过智慧农业解决采摘难问题的决心。
7月3日,实践团前往郑城镇四合村,在四合村村支部书记、省人大代表燕如成的带领下走村入户,并开展问卷调查。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该村现常住村民多为中老年人,侧面反映出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严重的现象。随后实践团全体成员同郑城镇农技站站长鲁玉成召开座谈会,面对面交流。通过谈话,成员们了解到金银花采摘不及时,不仅会造成金银花品质下降、药用价值降低,进而导致收益减少,还可能造成部分金银花留田,产生资源浪费。目前金银花的主要种植品种之一为四季花,该花出茬率高,每年需多次采摘,较其它品种需投入更多劳动力,故采摘成本高。
通过今天的走访调研,实践团成员们认识到采摘已成为金银花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运用智慧农业相关技术推动采摘过程机械化、降低对劳动力的需求,达到减少成本的目的,已成为金银花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
7月4日,实践团全体成员前往平邑方圆药业有限公司,并参观其粗加工生产车间。成员们拍照记录,同工作人员谈话交流,接过工具主动与工作人员一同筛选金银花。随后,实践团全体成员前往山东晟银药业有限公司展馆,通过公司经理刘浩的介绍及成员们对展品的观察,成员们了解到该公司中药智慧煎制及金银花的相关加工已初步成型,当下的煎药技术尚已完备。尤其是互联网+智慧中药一体化服务平台,为有需求的人群提供了极大便利。实践团成员们又来到沂蒙道地药材流峪市场,与正在进行金银花交易的农户交流,了解不同品质金银花的价格差异。
7月5日,实践团全体成员围绕金银花采摘问题举行会议,该会议由实践团团长刘佳汝主持。全体成员认真分析了采摘金银花过程中存在的短板,并提出解决相关问题的设想。成员们整合手头资料,积极探讨,就金银花采摘问题进一步进行补充。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践团成员们通过深入田间实践、走访调查和采访记录等方式深入了解平邑县情县貌。我们发现平邑县主动立足资源优势,围绕金银花加工,优化产业结构,积极探求发展方向,朝着打造金银花全产业链的方向不断迈进。
值得注意的是,金银花的机械采摘仍为一大难题,目前尚未制造出合格的采摘机器,这困扰着平邑当地乃至全国金银花产业的发展,同时也提醒实践团成员们立足智慧农业专业所学,发挥丰富知识才干,把机械化采摘运用金银花生产行业,将理论付诸实践,制作出一个高效的解决方案。
为期六天的社会实践使成员们受益匪浅,大家意识到只有深入田间地头,才能了解我国乡村面貌的真实情况,找出农业农村发展存在的具体问题,从而更好的投身于助农实践中,奔赴乡村振兴一线,助力产业振兴。成员们纷纷表示将会以更饱满的热情、更主动的姿态、更求实的态度投身于乡村振兴,强农兴农、为三农事业的发展贡献智农学子的力量,助力农业农村现代化。
至此,“夯实智农基础,助力乡村振兴”赴临沂平邑实践团的“三下乡”实践活动结束。
通讯员:刘佳汝 王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