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儿童和儿童工作重要论述以及致中国儿童中心成立40周年贺信精神,扎实做好留守儿童关心关爱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爱护留守儿童的氛围,进一步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7月10日至12日,安徽理工大学“七彩假期”志愿服务队前往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三流乡开展为期三天的安徽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省级“少先队”专项爱心支教活动。
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为宣传发扬红色文化,体悟革命先辈的创业艰辛,助力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在支教活动正式开展前“七彩青春”志愿服务队重走红色道路,延传红色火炬,于7月10日下午抵达安徽省红色教育基地——霍邱县烈士陵园瞻仰学习。烈日炎炎,不敌青春热情;热风滚滚,难挡实践步履。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参观霍邱县烈士事迹陈列馆,通过参观学习霍邱县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以及英烈们战斗生活的实物和图片,大家了解了六安地区的红色历史背景,深刻地体会到老一辈革命家筚路蓝缕的创业艰辛,以及他们英勇无畏、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崇高革命精神;为国为民、大义凛然、舍身为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参观完毕后,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瞻仰了霍邱县革命烈士纪念塔,并于纪念塔前合影。此次参观霍邱县烈士陵园,大家深受教育和启发,同时团队成员积累了更多红色教育素材,为接下来支教服务活动中党史故事的学习和教授打下了基础。

图为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参观霍邱县烈士事迹陈列馆
红色研学映初心,童心向党担使命学习中国共产党的党史,了解中国中国共产党的基本知识,是少先队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为全面聚焦红色基因传承,聚焦思想政治启蒙。“七彩青春”志愿服务队开展了“童心向党”党史故事分享教育课,志愿者们为留守儿童讲解党旗、团旗,以及少先队队旗等红色印记的深刻内涵;和孩子们分享党史小故事,教孩子们演唱红色歌曲《我和我的祖国》。大家认真聆听,积极参与课堂互动问答,爱国爱党的种子已深深扎根于他们的心田

图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为留守儿童开展党史故事教育课
传承中华文化,延续文明薪火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传承几千年结晶,形成了中国优良文化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小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学习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深邃思想,还能够树立爱国主义思想,延续文明的薪火。对此,“七彩青春”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了文化传承教育课。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朗诵《三字经》,教授孩子们《三字经》手语操,在指尖的灵动中,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图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教留守儿童《三字经》手语操
巧手胜天工,点亮微心愿为培养留守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扩展丰富农村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志愿者们为孩子们播放了手工教学视频,耐心地指导孩子们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灯笼。在剪刀和红绳的交错摆弄中,孩子们制作出了一盏盏精美灵动的小灯笼,幸福的微笑荡漾在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通过亲身参与手工操作,孩子们提升了动手实践能力,为自己的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靓色。
图为志愿服务队志愿者指导孩子用废旧塑料瓶制作灯笼
六安市霍邱县三流乡对志愿服务队的爱心支教活动表示诚挚的感谢,当地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关爱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政府起着倡导和引领的作用,同时还需要学校、企业,以及社会爱心人士等多方合力,确保乡村留守儿童能够感受到更多的关心与关爱,助力其健康成长。而志愿服务队的到来丰富了三流乡留守儿童的暑期生活,寓教于学,内涵丰富,让孩子们收获了童心成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