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千年海昏文明,传承大汉传统文化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学生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2023年7月8日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传统文化会说话”队深入南昌汉代海昏侯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进行研学活动。
一望两千年,汉风今犹在。千古帝王刘贺泪。幸运皇权,走马迎皇玺。快乐王尊成废帝,瞬间皇位臣来戏。被废为民心里气。争斗宫廷,愚弄心生悔。宣帝诏封来表意,海昏侯位蛮荒地。一位人生跌宕起伏的传奇王侯,一次举国瞩目的惊世发现

。
千年侯国,传奇海昏。当深藏于地底的文物重现世间,消失在历史长河里的侯国复又浮出水面。大汉辉煌,一侯可窥。大汉灿烂,器物可言。每一件文物的背后都有说不完的历史讲不完的故事。
一诺千金——马蹄金

海昏侯墓出土金器478件,其中马蹄金 48 枚、麟趾金25 枚。汉武帝铸造马蹄金、麟趾金,与他的一次出巡看见了天上神仙的身影、喜获白麟、遇见天马、捡到狗头金有关。为了表示纪念,他将黄金原来的方形、圆饼式样,改铸为天马的足蹄以及麒麟的脚趾形状,并正式以“麟趾”“褭(niǎo)磃(tí)”命名。马蹄金由此诞生,主要用于赏赐各地诸侯王及军功大臣。
儒术文化——孔子像漆衣镜

孔子像漆衣镜出土于海昏侯刘贺墓的主椁室内。衣镜集镜体、镜背、镜掩(镜盖)、镜架与图文为一体。其中,镜体为光洁的矩形铜板,出土时从中间断裂为上下两块,通体素面无纹饰。镜背木质,保存较完整。镜背表里均髹红漆,孔子及其弟子画像绘于镜背上,衣镜上的孔子以布衣形象示人,其弟子形象也极具个性。侯爵领衔,赣鄙之地,尊孔尚礼,德主刑辅,儒风大兴,名士辈出。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成为正统思想,受到续治阶层的极大推崇,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的至尊地位由此正式确立。儒教一尊渐成大汉风尚,传习儒学亦成街巷热谈。海昏侯遗址公园不仅收录了大量海昏侯墓中出土的儒术文化的相关文物,还设置了汉代投壶等体验活动。

海昏侯墓园吉光片羽,不仅揭开了史书鲜有记载的海昏侯国的神秘面纱,也实证了大汉的盛世繁荣,更启迪着今日国人,加强文物价值挖掘阐释,自传统中汲取精华,在传承中赋能未来。遗址公园认真贯彻落实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方针,坚持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让保护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游客,彰显遗址公园的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同时唤起人们的保护意识,
让文化遗产发挥更大作用,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
屏幕点点乐
文物围观
赏析文物结构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文化、中国精神的价值符号,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若你也对中国历史和文化感兴趣,不妨来南昌市海昏侯国遗址公园探寻,在这片沉睡的古国中领略千年文明的魅力。这段旅程将带给你独特的体验和宝贵的思考。让我们一起解码千年海昏文明,探寻大汉传统文化的宝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