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桑梓地 为君起松涛

 站在世纪疫情的关口,背井离乡求学的我们被疫病的浊气推回生养我们的故土,耳畔不仅有熟悉的乡音,也有百年变局的寒风呼啸。
    二十六颗炽热的心脏被不同的经纬牵动,跨越封条和口罩,用坚守书写着重新连结的可能。
    我们看见通过网络云端之上一齐对小康建设的回首展望,通过创造性的知识竞赛等多种方式,将古板严肃的“红色教育”与新时代的趣味活力紧密结合;
    我们看见这份精神炬火的传递,从2021届土木工程三班的二十六双手中,传递给同学院的工续星火实践队、植梦新村实践队,又在无限的人群中,递交给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的实践队,感受着不同的天空之下,是同样的坚定与执着;
    我们也看见这份真挚的赞颂通过抖音、B站等新兴的平台,采用直播介绍的方式与五湖四海的朋友们建立起精神的连接,将新时代的新青年对小康建设的新领悟传播开来,让世界听到我们微弱却永不停息的呐喊。
    我们在各大平台看见大家关于各自家乡变迁的统一规格的60s视频,看见主办的摄影大赛上一张张照片背后的自豪与怀念,也看见一次次深入的开展采访调研之后,各自世界观的再一次重构。
    束缚于巨变与惶惑,是勇气驱动我们不甘于麻木与现实,我们为家乡的巨变而自豪,我们为弱者的境遇而奔走,我们为国家的发展而奋进。不论是“家乡大变Young”的云端头脑风暴、“60s话家乡变迁”短视频话题挑战、还是“用镜头记录家乡变迁”摄影大赛,不论是“重温家乡的故事”采访调研、“云游家乡 感悟变迁”抖音直播、还是集思广益众志成城的具像化社会实践报告,无一不象征着实践队的创造性、实践性、多元性、无一不带来广泛且深远的影响力。
    我们在静默的日子里撑起向上的执念,用汗水书就总计26份五万余字的实践报告手册、9篇浏览量达五百以上的微信公众号推送文章、6条浏览量达三百以上的QQ空间说说、4篇社会媒体投稿、参与人数达三十人的校园宣讲会、抖音B站等平台点赞数近千的直播活动、各大平台达1.6w播放量的视频投稿作品、摄影大赛中来自18个省份共34条摄影作品投稿……
    春风将近,我们坚信的真理终将消弭谬误,巨变终究回归平静。我们在实践中愈发笃信所知所学的真理,在坚守中眺望未卜的远方。选择坚信、选择奋进,方能传承与发扬掌心跃动的火光。
 
时间:2023-02-25 作者:马铭阳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走进村委工作,关注民生问题
  • 走进村委工作,关注民生问题
  • 人民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 02-24
  • 永葆师范育人情怀
  • 师范教育非常重要,教育行业是经营未来的行业。从总量来说,必须要有一支宏大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服务的教师队伍。
  • 02-24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