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黄河生态文明,助力绿色农业发展
党的二十大全面系统总结了新时代十年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举世瞩目重大成就、重大变革,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对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出重大战略部署,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为响应党的“十四五”全国农业绿色发展规划、促进农业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改善,青岛农业大学植物医学学院寒假社会实践调研团于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15日开展了以“黄河流域病虫害绿色防控,助力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期间团队成员以线上报告和线下走访调研相关农业人员的方法,调查了人们对于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及生态文明发展的看法以及自身相应的做法。
12月28日,团队经过讨论和不断地修改精简,敲定问卷最终模板,并于当日开始了线上问卷的投放。12月31日团队开展线上会议,团队队长对社会实践具体内容和和方式进行了分配规划,人员分工做出了具体安排,此后团队成员便陆续开展了自己家乡所在地的线下调研活动。
为人类解决自身发展困境与危机贡献智慧,中央党校副校(院)长龚维斌强调绿色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正确方向,从西方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工业文明的反生态性使人类深受其害。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深刻反思西方传统现代化模式的基础上,以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建设清洁美丽世界的历史自觉和大国担当,将美丽中国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同时强调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统筹兼顾国家利益与全球利益,为人类解决自身发展困境与危机作出了独特贡献。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成果和实践创新成果的集大成。
在为期16天的调研活动中,团队成员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中一边总结同时对方案进行了调整改善,共发放线上问卷548份,线下纸质问卷38份,详细了解了黄河流域农业绿色发展情况。同时进行的还有团队成员的线下走访调研。走访地点大部分位于山东省内,有青岛,潍坊,济南,淄博,临沂等地,小部分位于省外其他地区,有水果种植园、生态保护区、粮食作物田地等。团队成员通过线下与农业人员和相关从事人员进行沟通和交流、实地观察等方式全面的了解了当地的绿色农业政策和实施方式。
我们认为现如今人们对绿色可持续农业的了解很有一定的局限性,部分人还停留在化学保护的层面上,无法做到兼顾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流域内绿色农业发展还需进一步加强。同时有关部门还应加强对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的投入,安排专业知识人员进行病虫害绿色防控的知识宣讲和技术指导,并且进行全面的多样化的宣传形式,使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深入人民群众的心中。
黄河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更加认识到了绿色可持续发展农业和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今后我们会更进一步努力学习,用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实践保护!
时间:2023-01-24 作者:沈家铭 来源:自主撰写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