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大学生睡眠状况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基于大学生睡眠状况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一、调研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 睡眠问题已成为当前困扰人们生活质量的突出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 (WHO) 将每年的 3 月 21 日定为“世界睡眠日”, 目的就在于提醒人们关注睡眠健康 。1984 年 Taylor GJ 的研究显示,15~30 % 的成人和 10 ~23 % 的青少年中有不同程度的入睡、再入睡困难及早醒等睡眠质量问题。因睡眠质量问题所带来的医疗费用增加和工作效率下降已成为许多国家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 。根据张林,刁娟等的研究,目前, 大学生普遍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激烈的就业竞争和复杂的人际关系问题, 以至许多人不能很好地安排作息时间, 甚至导致严重的睡眠障碍问题。有调查报告显示, 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睡眠障碍的人数在 13.93%~42.90% 之间 。肖南的研究表明,大学生睡眠质量与人格类型、焦虑抑郁、身心健康、参与体育锻炼情况及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密切的相关。而且很多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睡眠质量和焦虑、抑郁等方面的心理健康问题都有密切联系。

二、调研方案

1. 问卷调查

       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 PSQI), 是美国匹兹堡大学精神科医生 Buysse 等人于 1989 年编制的。该量表适用于睡眠障碍患者、精神障碍患者评价睡眠质量,同时也适用于一般人睡眠质量的评估。统计指标为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应用和对日间功能的影响共 7 个成份以及 PSQI 总分, 总分范围为 0~21 分。以 PSQI 总分 ⩾8 作为判定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质量越差。焦虑因素采用焦虑自评量表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是由 William W.K. Zung 编制,用于测量成年人的焦虑状态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过程中变化情况的心理量表。
       该量表主要用于疗效评估,但不能用于诊断,已成为心理咨询师、心理医生等最常用的心理测量工具之一。共有 127 名受访者完成了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为 122 份。

2. 访谈调查

       访谈组成员利用课余时间,对教室、图书馆等场所的大学生进行随机的访谈。共有 12 位受访者接受访谈,其中有 6 位受访者受到一定睡眠障碍的困扰,为针对性的采访。

三、问卷调查

       通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PSQI 维度指标与 SAS 指标虽然不是完全的线性相关,而是相对复杂的伴生关系,一方面,心理因素会影响睡眠质量,其显像表征有睡前过度亢奋或是过度低落的情绪,或是睡前思绪过度、胡思乱想;另一方面,睡眠质量与睡眠障碍也会影响日间生理与心理状态,对生理状态直接的影响是睡眠质量不佳 导致日间易疲乏、精神衰弱、对微小情绪反应敏感,其显像表征是心理处于焦虑、精神紧绷的状态而身体极为疲乏,进而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
       此外,仅涉及睡眠或心理某一方面的指标的相关性也值得关注,偏头痛、肠胃功能疾病作为常见的工作病,是中青年群体尤其是大学生群体需要关注的疾病,而其诱因因为种类繁多复杂常常无法主动预防,在本项目中,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之强相关的指标,重视这些指标的变化,个体就可以在不前往医院进行系统检查的情况下,对自己近期的身体与心理状态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进而主动的调整生活习惯,进而起到预防上述疾病的目的。值得声明的是,个体在发现自己的部分指标不正常时也不需要太过紧张,过度紧绷的情绪反而会适得其反,心里有数、主动去控制即可。

四、访谈调查

       在采访心理老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产生焦虑的心理状况的因素,根据专家的回答以及采访的实际情况总结的原因分析如下:
       第一,面对新环境容易产生适应障碍。大学新生对新的学校新的环境并不是非常适应,这样就容易产生心理落差。然而即将要步入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则因为多年的校园生活模式被打破,因为需要进入社会而产生恐惧、感到措手无策。
       第二,学习成绩跟不上造成的压力。大学生来到学校都是希望能够学习到专业知识的,如果自己不能跟上节奏的话很容易落后。学习成绩跟不上或者是认为学习内容困难的学生难免会产生心理压力。
        第三,人际关系紧张造成心理压力。在大学当中人与人的交际特别重要,没有人能够脱离集体独立存在的。所以如果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够和谐,一方面导致自己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则会因无倾诉对象,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更会加重心理压力,更严重的话会导致心理疾病。
        第四,情感问题带来的压力。大学生都希望自己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幸福爱情,但是可能由于自己各方面的思想还没有成熟,对情感的处理大多是理想化的,一旦碰触到现实的问题,就便会不解,迷惑,甚至不知所措,严重者还会做出一些极端的行为,正确处理感情问题对于学生来说其实很重要,不然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第五,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太高带来的压力。不可否认,自中考、高考有很大一部分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就很高,上大学之后为人父母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学习到知识,早日出人头地,极有可能会对孩子产生更高的期望,不想辜负父母、不想让他们失望便成为普遍观点,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自然也就产生了压力。

五、调研结论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通过“问卷星”平台以线上问卷的方式进行调查。问卷使用 PSQI 及 SAS 来评估大学生的睡眠质量情况和焦虑状态轻重程度。在收到结果后,排除无效样本,对余下样本数据进行处理;进而分析睡眠状态与焦虑因素之间的联系,计算量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最后分析 PSQI、SAS 之间及各项之间的相关性。 
       由问卷的总体情况分析可得,大学生的平均睡眠质量处于中等水平,大学生睡眠质量现状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将近 30% 的大学生存在睡眠质量较差的问题,这将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心理状况方面,有焦虑的心理状态的大学生并不是少数,这一部分人数占总体人数的比重较高;其中,性别也对焦虑的程度存在影响,女生的焦虑状况更加严重。
       在相关性方面,日间工作与生活的状态和效率是与睡眠障碍和安眠药的应用呈强相关;睡眠障碍与睡眠效率、日间功能与安眠药的应用是强相关的。但出乎意料的是,入睡时间、睡眠效率、主观睡眠质量与日间功能这几个变量的相关性并不强,也就是说,普遍认为的入睡时间长、睡眠质量不高会对白天的生活与工作有较大影响的观点是不正确的,并没有相应的数据证据可以支撑。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入睡、较低的睡眠效率并不是睡眠问题。在 SAS 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面,用一个具体的例子来说,可以看到胃痛的指标与感到害怕、惊恐、生理疼痛等指标呈强相关,因此这些指标可作为肠胃功能疾病的提醒与警示信号。更进一步来说,在本项目中,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之强相关的指标,重视这些指标的变化趋势,就可以在不前往医院进行系统检查的情况下对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状况起到参考价值。在 SAS 与 PSQI 的相关性方面,两者虽然不是完全的线性相关,但是存在着相对复杂的伴生关系,即心理因素和睡眠质量能够相互影响。
       在访谈调查方面,先通过问卷调查的问题设置,大致了解被访者的睡眠和心理健康状况,针对不同被访者的回答,让被采访者进一步讲述造成其心理压力的因素,最后向受访者询问其缓解压力、减轻焦虑情绪的发放和手段。由访谈的结果分析可得,无明显睡眠障碍与心理问题的大学生,普遍存在睡觉时间偏迟的情况,造成心理压力的因素主要有学业压力、学生工作压力以及因疫情活动范围受限制而造成的压力等,他们通过各自的方式(诸如运动、倾诉交流、心理咨询等方式)来很好的排解心理压力。对于存在睡眠障碍的同学,往往也会出现心理问题,其主因包含学业压力、升学压力、与朋友之间情感纠纷等。
时间:2023-01-21 作者:孟阳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关注:
  • 高新科技助力农业发展 智慧农业推动农业强国
  • 探索农业发展新模式 激活乡村振兴新引擎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