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主题,以学生家乡为纽带,通过返乡社会实践的形式,引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国情、感知社会、热爱家乡、服务群众,紧跟党走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成才道路。为响应社会,响应政府,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返家乡社会实践”队伍中的志愿者在各自家乡地区开展了以公益服务,社区服务,乡村振兴为主的各项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志愿服务等方式,在农村、社区以及青年之家等场所,开展扶贫济困、扶弱助残、敬老爱老、生态环保、课业辅导、服务群众等工作,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我们在骄阳似火的七月付出时间、精力,沉下心来投入到了时间虽不长,但十分有意义的实践活动中去。“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经过此次实践活动,我们产生了许多感悟,更有不小收获。
在这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我们穿着写有“志愿者”字样的衣服满怀信念进行实践活动。我门的工作有很多中,如在社区服务中心进行人员的疏导以便核酸工作的有序进行,进入小区帮助信息核对登记,清洁社会环境等等。这对于我们这些没接触过社会的怕生的学生来说是项不小的挑战,不同时间段人流密度不同,人流密度大时我们必须从心里克服障碍,行动起来与大家进行交流沟通,因此几天下来也是不容易的。在实践中,我们都接触到了更多的人,也慢慢克服了最初的胆怯,渐渐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我们收获了快乐,收获了一次体验,收获了一次心灵上的成长。回想着几天的实践志愿活动,心里只觉充实与温暖。
在暑假实践中,我们不仅仅是学到了更多的知识技能,提升了自我能力。作为一个志愿者,在助人的同时,也是自助。在使其他生命活出色彩的同时,我们自己也能够从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学会与人沟通,学会关爱他人,也更深刻地领会到生命的好处。而且,做志愿者的活动,也为我带给了一个接触社会的机会,带给了一个锻炼自我的机会。但在不断实践中,我们更加明白的是志愿活动不仅是对于自己利于自己,更是对于利于集体。青年志愿者活动倡导团结友爱、助人为乐、共同抗疫的社会风气,是当代社会中一项十分高尚的事业。志愿活动极大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助人为乐、扶贫济困的传统美德,是大有期望的事业。努力做好这项事业,有利于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范。这是当代大学生的行动指南,是当代青年志愿者的使命,也是我们学习“三个代表”的具体体现。
做志愿者虽然放弃了难得的休闲时光,但我们毫无怨言,因为我们收获到的是在玩乐休闲中永远体会不到的内心满足与欢乐。我们每个人都很荣幸能成为以传递爱心、志愿服务、乐于奉献、不求回报的志愿者。作为大学生,我们不能养尊处优,只顾自己的玩乐神火,而是应履行义务,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职责。爱就像是养料,净化滋润着我们的心灵,其实我们在做每一件事都能带着一份发自内心的关爱、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即使平淡的生活和琐碎的工作,我们都能找到那份内心深处的欢乐!不要吝啬微笑,不要羞于表达,身边所有你爱的人也都会是爱你的人。在当志愿者的过程中让我们感到满足,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其实欢乐很简单。只要你能够坚持微笑待人,用自我的欢乐去感染他人,化解他人的烦恼,看到别人也对你微笑。
对于我们大学生而言,社会实践是一件重要又必要的事情。它给了我们能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百态的机会。通过社会实践,我们能够最直接地看到当下的形态,也能够将自己所学的知识融入到实际当中,这也有助于我们未来实现从校园到进入社会的转换。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也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东西,更加清楚地认识自己,从而提高自己。社会实践让我们不断完善了自我,也对社会做出了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