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工学子暑期实践:走进“第二课堂”,倾听学生心声
常工学子暑期实践:走进“第二课堂”,倾听学生心声
高校“第二课堂”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开拓,在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综合素质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深入分析第二课堂所存在的问题,更好地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常州工学院外国语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于6月23日起以常州工学院各个学院为阵地进行线上调研活动。团队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成员收集信息,进行线上讨论,与各学院负责人联系,开展问卷调查,沟通交流成果。在此次活动中,成员们主要利用“问卷星”进行调研,然后了解各个年级学生对“第二课堂”的认识,最后根据数据讨论真实情况和解决方案,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
做好准备,归纳问卷内容
6月23日上午,团队成员们进行第一次线上会议,主要是讨论调查问卷的内容。成员方琪琪主动提出做会议记录并整理会议内容,制作初步的调研问卷。会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确定问卷的结构和方向,第二部分是讨论问卷的具体内容。首先,成员们先浏览了由指导老师朱映然老师提供的问卷模板,初步了解问卷的结构和题目。然后,成员们经过讨论后确定问卷一共八道选择题,其中包括两道单选和六道多选,不包括学院、班级、姓名等个人信息。在过程中,为了调研的全面性,成员讨论决定把多选题的最后一个选项设置为填空题,更好地了解学生对该题的看法。
会议的第一部分进行地很成功,第二部分主要讨论题目的具体内容及选项。小组成员积极配合,每一位都提出了2-3个问题,大多数的问题都紧扣主题,具有讨论和调查的意义。讨论过程中也遇到了困难,有的成员提出了很有价值的问题但选项较单一,例如限制参与第二课堂的因素,成员们的想法总是围绕时间和活动内容这两个方面,角度不够,因此寻求了朱老师的帮助,她提出了一些成员没有想到的答案。
在老师和成员的合作下,会议进行地很顺利,调研问卷也有了初步成型。成员们也进一步了解了“第二课堂”,认识到它的发展情况,同时也对后面的工作充满热情与信心。
问卷调查,分析具体数据
问卷经过制作和审核后由负责人发布在各个班级群里,呼吁每位学生积极参与调研。问卷的截止时间是八月一日,在此期间,指导老师朱老师时刻关注数据的变化,定期登录问卷星查看答卷情况,并和我们分析情况。前期答题的数量并不多,成员们利用自己的人脉,联系认识的不同院不同班的朋友,鼓励更多的同学积极参与调查,最后情况还算乐观,共有2681人参与,覆盖应用型高校文理科各学院。在问卷截止后一天,团队开了第二次线上会议,集体讨论调研的数据。成员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发现大多数同学是因为时间不够灵活和课堂内容较单一而不选择“第二课堂”,有的同学发现同学大都意识到第二课堂的重要性但是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学习,也有的同学发现“第二课堂”本身也具有很大的问题,比如缺乏专业的老师,内容不具有特点较泛化等等。成员们把会上提出的问题全部记录下来,以便想到对应的坚决方案,也正是这次会议让全体成员更深刻地体会到开展“第二课堂”的难度,但这也激发起成员们研究方案的动力。会议结束后,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成员积极想解决各个问题的方法并把自己的方案发给负责人,由负责人总结归纳到下次会议一起提出讨论。
为了探索解决办法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成员开了第三次会议。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成员根据会议提出的问题想解决的办法。有的同学针对内容泛化的问题提出学校应立足实际,根据学校的制度方案和教学目的设置利于学校和学生的课堂。学校也应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生长特色和阶段提供对应的课堂。有的同学针对学生时间不灵活的问题提出学校可以设置更多的“第二课堂”在寒暑假或周末,这样学生就有更多的选择,也有更多的时间去参与课堂,学到的技能就越多,体会就越深刻。在会议中,成员们提出很多实用的解决的办法,也受到了指导老师和学校领导的认可。
本次“走进‘第二课堂’,倾听学生心声”的活动,本次暑期社会实践成员通过调查问卷认识到“第二课堂”存在的问题,并通过数据深刻地分析情况提出解决办法,了解了“第二课堂”的重要性和发展难度,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团队和实践的重要性。应用型高校第二课堂的开展应当被积极推广,让更多的学校和学生意识到它的重要,不断优化第二课堂发展条件,助力新时代应用型高校的创新发展。
时间:2022-08-30 作者:端启悦 来源:实践内容 关注:
- 赓续红色基因,勇当时代先锋
- 2022年7月15日,塔里木大学“青春向我,梦启南疆”实践团队在皮山农场已经进行了15天的实践工作,这几天以来,实践团队进行了上百次的
- 08-30
- 学习耿山口精神
- 黄河滩区迁建调研服务团对耿山口社区进行了调研活动,并学习弘扬耿山口精神。
- 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