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黄河风景好,人民生活轻惬足

波光潋滟晴方好,黄河岸绿浸人心
       为深入了解黄河(兰州段)的环境修复成果,实践团以兰州市银滩国家湿地公园为实地观察第一站,寻访游客,调查人民群众对环境变化的真切感受;采访湿地养护人员,探究黄河兰州段上游的水质保护、河道疏通、河景修复等所采取的措施。公园处于河段上游,远离城市污染区,地植被较为丰富。园内层层树木环绕,游人如织。深入湿地园区,实践团观察到河岸边生态修复建设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引导下发展迅速,用重石及芦苇等植被留住黄河岸沙,配以黄河步行栈道及观景平台保护自然生态。
       随后,实践团循着黄河栈道一路向下游走去,进一步明晰黄河在非景点区域水段的环境治理情况。期间,扫码公示牌上二维码并查看该区域的河长与河段信息。通过告示牌的设立,民众可自由形式发言权与监督权。实践团就是否有兴趣扫码查阅公示信息对路人进行随机采访,了解公示牌的信息是否受人关注。
座谈交流共思索,砥砺奋进助发展
      实践团于8月17日前往黄河风情线大景区管理委员会与党委办公室工作人员进行座谈交流,询问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建设现状及未来规划。在一问一答的聊天氛围下,实践团队员了解到近年管委会深入贯彻“兰州要在保持黄河水体健康方面先发力、带好头”的习近平主席指示精神,已因地制宜建成核心段河道健身步道12公里,形成沿河20公里慢行步道循环圈。实施核心区夜景亮化8公里,使“夜游黄河”成为兰州旅游知名品牌。改造提升主题公园10个、公共绿地90万平方米。
       在座谈结束后,实践团综合前期线上进行的调查问卷分析报告与实地走访结果,向党委办公室反馈河海青年对建设高质量的“黄河福道”相关建议:希望能够黄河沿岸增加游客体验感强、互动性高的娱乐设施;使用黄河文化IP打造兰州风情,避免空有风景而无风情。工作人员欣然接受建议并送给实践团宣兰州风景宣传册及兰州黄河风情线大景区基本情况资料,并与实践团成员共同展望未来各景点规划建设成果。
深入浅出体民情,脚踏实地播理念
       通过问卷调研与实地走访,实践团发现当地居民们普遍认同黄河(兰州段)的面貌焕然一新,但对于政府在“黄河生态环境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方面施行的战略仍一知半解。为了让“清四乱”、“低碳工程”、“清洁工地”等生态修复行动更深入人心,实践团在兰州市各个社区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宣传普及工作,在小区公告栏张贴宣传海报、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政策讲给百姓听。
      除此之外,实践团还制作了“黄河风情线大景区二十问”、“黄河文化在兰州”的宣传海报。“二十问”生动具体地回答了行人游客在景区能做什么事和不能做什么事,“黄河文化在兰州”则展示了受黄河浸润的兰州地方文化,深化居民对金城魅力风采的理解。实践团在未来也会组织科普活动,希望能为提高群众的文明素养、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保护黄河“母亲河”的氛围贡献一份自己的青春力量。
     经过本次实践,实践团实地感受到黄河两侧河岸的巨大改变,河流安澜行洪,生态维稳修复。在采访与宣传中,实践团真切感受到由河岸生态修复给居民带来的生活幸福指数的提高。在实地走访中,实践团观察黄河岸景用细致的思考审视景观变化,观察在党的指引下工作人员的辛苦付出。“黄河清”实践团将继续关注黄河,以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为指引,牢记“为人民做实事,以人民为中心”,用青年的智慧为未来河流治理建言献策。
时间:2022-08-25 作者:郁超然 翁品喆 来源:河海大学 商学院 关注:
  • 百里黄河风景好,人民生活轻惬足
  • "百里不见炊烟起,唯有黄沙扑空城” ,这是黄河(兰州段)河岸修复之前的景象,经过近年的环境治理,黄河两岸山青水净、岸绿天蓝。河海
  • 08-25
  • 逍遥津游览调研感悟
  • 到合肥旅游的人,很多都会特意去老城区东北角看一看逍遥津公园。我们中文➕徽文化国际传播调研团队——合肥队于7.16来
  • 08-25
  • 星火接力 丹心筑梦
  •  参加暑期“三下乡”,我备感荣幸,虽然经历的时间不长,但是在我内心的刻印是深刻的,这同时也是我人生宝贵的阅历,奠定了我这次
  • 08-25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