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津游览调研感悟

到合肥旅游的人,很多都会特意去老城区东北角看一看逍遥津公园。我们中文➕徽文化国际传播调研团队——合肥队于7.16来此调研,也领略了一番"逍遥”的滋味。
赏园中宜人之景
  我们团队从公园南大门入园,这是一座高近10米、三开间、牌楼式的仿古大门,大门上方一块古色古香的牌匾上书“古逍遥津"四个鎏金大字,据记载为清状元、宣统皇帝溥仪的老师陆润庠手书。往里走,西门沿小径,沟塘连接处,有几个上下错致的石墩,供行人通过。当游人脚踏石墩时,水面浓雾迷漫,似轻薄的白纱飘逸,让人有进入仙境一般的感觉,这是改造后通过雾化设备而形成的。
  据了解,逍遥津公园是一座约20万平方米的城市公园,园内环境优雅,树木葱郁,曲道幽长迂回,不对称式园林布局层次分明,错落有致。公园呈扇形,全园由水系自然地分为东西两园。东园水域丰富,草坪宽广,主要是青少年活动区、文化活动区和动物展区。西园绿荫覆地,亭廊曲回,疏影横斜,曲径通幽,给人以步移景异,闹中取静之感。
悟三国战场风采
  团队入园就能看到一尊高约5米身着铠甲、持枪跃马、神武异常的青铜塑像,我们知道那是三国时期大将张辽。走近塑像只见底座.上书有“威震逍遥津”五个大字,塑像周围绿树环绕,游人不多,很是安静。台头仰视,塑像目光如剑、凝视远方、表情严峻,似乎眼前正在发生一场激烈的厮杀,我仿佛隐隐听到古战场上兵器交接声、马蹄声和双方士兵的呐喊声。一尊铜像,把我们带入古时魏国、蜀国、吴国三分天下的时期,让我们领略弥漫硝烟的古战场。
  逍遥津地处合肥市近郊,是肥水河上的古渡口,自古有“江南唇齿"之称,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它的名字因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而闻名于世。曹魏与孙吴为争夺合肥,鏖战32载,其中最著名的一次战斗就在古逍遥津畔。公元220-265年,曹操赤壁惨败,留大将张辽镇守合肥,东吴孙权兵临城下,因张辽智勇双全,大小10余战,吴军都没能取胜。后吴援军抵达,孙权督师与张辽会战于逍遥津。吴军轻敌,被勇冠三军的张辽打得大败,吴军丧将辱师,又急于报仇,谋划偷袭。哪知张辽虽大宴庆功,却命令:人不解甲,马不卸鞍,要比平时更加警惕。后将孙权的偷袭粉碎,取得大胜。《三国演义》 中对“张辽威震逍遥津”的故事进行了精彩的描述。后来艺人又将这个故事事搬上舞台,“逍遥津”成了京剧中的一曲有名的剧目。
感诗中逍遥之情
  团队来到张辽墓前之前,要穿过一条长长的神道,神道旁摆有多尊石像,有石羊、石虎等,其背后的石碑上刻有曹操、曹丕、曹植的名作,别有一番风味。
  曹操的《观沧海》云“东临碣石,以观沧海”,《龟虽寿》云“神龟虽寿,犹有竟时”,《短歌行》云“山不在高,水不在深”,体现了一代政治领袖的悲凉沉雄和伟大气魄。曹丕的《燕歌行》云“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芙蓉池作》云“乘辇夜行游,逍遥步西园”,体现了他哀而不伤的庄雅,又蕴含着《楚辞》窈窕深邃的奇谲。曹植的《洛神赋》云“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更是体现了他诗歌音节婉约,情致流转的特点。在游园时,一边感悟历史,一边欣赏诗作,感受属于逍遥津公园的历史积淀和人文情怀。
 
  逍遥津公园中有绿波荡漾的逍遥湖,赏心悦目的湖心亭、张辽墓、园中园、动物园等景点。园中风景假山等自然景观更是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而今,游客至此不仅能发思古之幽情,更能真正体会到逍遥津的“逍遥”滋味及人文情怀
时间:2022-08-25 作者:伍启悦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 关注:
  • 逍遥津游览调研感悟
  • 到合肥旅游的人,很多都会特意去老城区东北角看一看逍遥津公园。我们中文➕徽文化国际传播调研团队——合肥队于7.16来
  • 08-25
  • 星火接力 丹心筑梦
  •  参加暑期“三下乡”,我备感荣幸,虽然经历的时间不长,但是在我内心的刻印是深刻的,这同时也是我人生宝贵的阅历,奠定了我这次
  • 08-25
  • 铭记党史于心,传承革命精神
  • 铭记党史于心,传承革命精神
  • 7月26日—28日,河南工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红色基地观察团走访贵阳达德学校旧址,深入学习党的百年奋斗经验与成果,植根爱国情怀,传承
  • 08-25
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