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豫北医学院学生参观郑州二七纪念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7月12日下午15点,豫北医学院"红色记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一行4人来到郑州二七纪念塔,开展"追寻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主题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队员们深刻感悟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光辉历史,在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中汲取奋进力量。
巍峨的二七纪念塔矗立于郑州市中心,这座为纪念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而修建的纪念塔,已成为郑州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最鲜明的精神地标。实践团队在二七纪念塔解说员的带领充分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故事。塔内丰富的文物展陈和现代化的展示手段,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生动再现。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的顶点。"讲解员老师深情讲述道。1923年2月1日,京汉铁路总工会成立大会在郑州召开,遭到军阀吴佩孚武力阻挠。2月4日,全路工人举行总同盟罢工,2月7日,军阀对罢工工人进行血腥镇压,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二七惨案"。林祥谦、施洋等52位烈士英勇献身,用鲜血谱写了中国工人运动史上最壮丽的篇章。
在二七纪念塔的第四层展厅,一组栩栩如生的雕塑吸引了队员们的目光——林祥谦烈士被绑在电线杆上,面对敌人的屠刀宁死不屈。"头可断,血可流,工不可复!"这句气壮山河的誓言让在场的每一位同学为之动容。同行的朱同学不禁感慨:"站在烈士塑像前,我仿佛听到了百年前那振聋发聩的呐喊。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应当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肩负起民族复兴的重任。"
实践团队特别注意到,纪念塔通过声光电等现代技术手段,创新性地还原了历史场景。在环形影厅内,队员们沉浸式体验了京汉铁路工人从受压迫到觉醒、从组织起来到英勇抗争的全过程。郝同学感叹道:"这种体验式学习让我们对'二七精神'有了更直观的理解。工人阶级团结斗争的力量令人震撼,这正是中国革命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
参观结束后,队长王同学表示:"'二七精神'体现的坚定信念、团结奋斗、勇于牺牲的品质,在今天依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为青年学生,我们要将这种精神转化为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实际行动。"
夕阳西下,实践团队在二七纪念塔前合影留念。这座承载着厚重历史的建筑在晚霞映照下更显庄严。塔顶的钟声准时响起,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永不褪色的红色记忆,也仿佛在激励着新时代青年勇毅前行。队员们纷纷表示,要将"二七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红色基因融入青春血脉,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
参与人员:
郝冰秋、朱怡珂、王晴涵、赵舒琦、马蒙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