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7日至16日,南京市江宁区陵里社区的活动室里,中国药科大学“药你童行”志愿服务团队的志愿者们,正带领孩子们开启一段兼具知识与趣味的暑期成长之旅。从红色故事中感悟家国情怀,到药学实验里探索健康奥秘,再到安全演练中掌握防护技能、多元课堂上释放创造潜能,专业知识与素质教育深度融合,将科学精神、安全意识与成长力量,如种子般播撒进孩子们的童年。这场为期10天的志愿服务,以专业为笔、以爱心为墨,在社区的方寸天地间,勾勒出孩子们拔节生长的生动图景。
红色课堂润童心:以史为鉴,筑牢信仰根基
“英烈们为什么愿意为大家牺牲呀?”面对孩子眼中的疑惑,志愿者没有停留在简单的故事讲述,而是通过“多维课堂”让红色精神可感可知。课堂开篇,一段段精心筛选的红色教育视频,将雨花英烈的事迹缓缓铺展,志愿者结合历史背景,细致解析人物背后的信仰与担当,让孩子们在光影中读懂“为人民幸福而奋斗”的深刻内涵;红色主题歌唱比赛上,兼具时代意义与感染力的旋律响起,孩子们跟着节奏传唱,民族认同感在歌声中悄然强化;“红色故事汇”环节,志愿者用童趣化的语言还原历史场景,让抽象的价值观转化为鲜活的记忆片段。这堂沉浸式红色教育课,不仅让孩子们了解历史,更帮助他们建立起正确的家国认知,让红色基因在心中萌芽。
图为实践团成员组织红色观影活动 药你童行团队摄
药学启蒙探奥秘:立足专业,解码健康生活
如何让晦涩的药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药你童行”团队给出了答案。“药学故事会”上,志愿者讲述诺贝尔奖得主的科研历程,从实验室里的坚持到药物问世的突破,让孩子们看到药学发展对人类健康的推动作用,科学探索的种子在心中悄然埋下;“药食同源”课程则从日常食材切入,解析山药、百合、生姜等食材的药用机理,教会孩子们从饮食中守护健康,建立科学饮食观念。
“家庭小药箱管理实战”是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模块之一。志愿者通过模拟场景教学,手把手指导孩子们识别药品有效期、区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甚至带领大家模拟整理家庭药箱,将实用技能转化为生活能力;“药你知道”科普实验环节,碘酒变色、植物吸水等奇妙现象轮番上演,志愿者一边演示一边讲解背后的化学原理,抽象的知识瞬间变得直观易懂,孩子们围在实验台前,眼中满是好奇与探索的光芒。
图为社区儿童制作中草药宣传画 药你童行团队摄

图为社区儿童进行水培植物实验 药你童行团队摄 安全防护筑防线:情景实操,守护成长日常
“遇到火灾要怎么逃生?”“陌生人给的东西能要吗?”针对孩子们的安全认知特点,团队拒绝“说教式”宣讲,以“情景模拟+技能实操”打造实用安全课。居家安全环节,一场逼真的火灾逃生演练拉开帷幕,志愿者示范弯腰捂鼻的标准动作,规划合理的疏散路线,带领孩子们反复练习,确保每个细节都牢记于心;防溺水、交通安全知识则通过“案例分析+互动问答”展开,孩子们在讨论中明确风险边界,在思考中强化安全意识。
考虑到儿童自我保护意识薄弱的问题,课程特别加入陌生人应对、网络信息甄别等内容。“孩子现在会主动检查家里的插座是否漏电,出门还会提醒我们注意车辆。”一位社区家长的反馈,正是课程实效最真实的印证——安全意识已悄悄转化为孩子们的日常习惯,为成长筑起坚实防线。
图为实践团成员展示高空抛物危害 药你童行团队摄
多元课程促成长:挖掘潜能,点亮缤纷童年
除了红色教育与专业启蒙,团队还设计了涵盖人文、艺术、科学的多元课程,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兴趣中找到成长方向。人文思考课上,现代诗歌赏析让孩子们感受语言之美,成语接龙、飞花令等互动游戏,让传统文化知识在欢声笑语中自然渗透;创意黏土手工课上,孩子们用双手捏出“药学小世界”,面具制作、扭扭棒创作则让想象力随彩线绽放,指尖流转的不仅是作品,更是对美的感知。知识探索环节,中国地图拼图让孩子们在拼接中认识各省疆域,感受祖国的辽阔;书法课程上,志愿者溯源文字来源,指导孩子们一笔一划书写,文字的魅力在笔墨间传递;才艺展示会上,红色主题歌唱比赛、石膏娃娃绘画等活动轮番登场,孩子们站上舞台展现自我,稚嫩的歌声、多彩的画作,都是童年最鲜活的印记。
图为社区儿童制作古诗拼贴画 药你童行团队摄
心灵护航助成长:精准帮扶,陪伴稳步前行
“药你童行”的关怀不止于知识传授,更延伸至心灵与学业的精准帮扶。团队前期通过调研了解孩子们的情绪状态与学习需求,量身定制帮扶方案。“情绪小管家”课程上,志愿者通过“情景再现”引导孩子们识别愤怒、焦虑等负面情绪,教会他们正确表达与管理情绪的方法,让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学业辅导环节,志愿者坚持“授人以渔”——对低年级学生侧重学习习惯培养,教他们整理书包、制定学习计划;对高年级学生则强化思维方式训练,引导他们主动思考、解决问题。这种个性化的帮扶模式,让不少孩子的学习主动性明显提升,成长的脚步愈发稳健。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社区儿童合影 陵里社区摄 据了解,此次“药你童行”志愿服务是中国药科大学发挥药学专业优势、践行社会责任的生动实践。10天的社区服务虽短,却实现了教育的深度渗透——当孩子们能用药学知识提醒家人合理用药,当安全习惯融入日常生活,当红色精神开始影响价值判断,这场以专业为底色、以爱心为桥梁的志愿服务,已然完成了它的使命。未来,团队将继续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服务模式,让专业知识持续赋能儿童成长,让青春力量在服务社会中绽放更多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