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南京财经大学:深入井冈山调研探索红色文旅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发布时间:2025-08-22 阅读:
    来源:秦逸凡
  八月井冈,翠峦叠嶂,红星闪耀。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广大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5年8月3日至10日,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红起星光熠熠”实践团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在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精心指导下,开展了为期八天的“井冈情·中国梦”深度研学之旅。团队以“红色基因铸魂、专业实践赋能”为宗旨,通过基地研学、红色寻踪、乡村赋能三重实践维度,在这片浸染着革命热血的土地上,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对话,书写了一曲新时代青年以专业智慧助力乡村振兴的青春赞歌。
  基地研学:在思想淬炼中筑牢红色信仰根基
  全国青少年井冈山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红墙黛瓦间,回荡着新时代青年与历史对话的回声。实践队在此开启的,是从知识学习到灵魂淬炼的升华。从开班演讲的初心感召到国防教育的使命激荡,从革命红歌的生疏试唱到报告厅内的洪亮回荡,旋律中承载的红色文化成为连接历史与当下的纽带;从“革命后代话初心·讲家风”访谈教学芦继兵老人讲述父辈奋斗故事到张旅天老人追忆马兰人峥嵘历程,“马兰精神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话语,让风正民淳的深刻内涵融入青年血脉,化为接续奋斗的精神力量。从专家以“井冈山精神的三重维度”为纲的系统解构,到队员们对“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内核的深刻体悟;从对“实事求是、敢闯新路”品格的实践认知,到对“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源泉的真切感知,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密码被层层破译,最终凝聚为流淌在当代青年血管里的精神动能。

图为芦继兵老人话初心讲家风
  红色寻踪:在历史现场触摸精神脉络
  从茅坪的八角楼到黄洋界的哨口,从井冈山烈士陵园到大井朱毛旧居,实践队的足迹沿着革命先辈的奋斗轨迹延伸,在历史现场完成了一次深刻的精神朝圣。
  茅坪村头,那座历经百年风雨的八角楼依然矗立。队员们踏着青石板路走进楼内,昏黄的油灯复刻场景下,讲解员讲述着毛泽东同志在此写下《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两篇光辉著作的故事。黄洋界哨口的悬崖边,风声似在复述那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当听到“红军战士用竹钉阵迟滞敌军,用仅有的一门迫击炮轰击敌营”的细节时,队员们纷纷驻足。“依靠群众、敢闯新路,这不仅是战争智慧,更是我们今天做学问、干事业的方法论。”带队老师的话让大家陷入思考。在随后的“急行军体验”中,队员们背负简易行囊在山路上跋涉,切身感受当年红军“每天步行百里仍坚持作战”的艰辛。汗水浸湿衣衫时,队员说:“现在才明白‘艰苦奋斗’不是抽象概念,而是体现在每一步坚持里。”在坝上村,队员在老乡家里自作红军餐,共品农家味,厚植鱼水情。
  井冈山烈士陵园的台阶,被队员们一步一步郑重丈量。纪念碑前,全体成员整理衣冠,向革命先烈三鞠躬。“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团旗下,重温入团誓词的声音响彻山谷,字字句句都承载着青年的追思与担当。在烈士名录墙前,队员们轻声念着那些年轻的名字,有的甚至与自己同龄。
  
  图为实践团在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重温入团誓词
  大井朱毛旧居内,斑驳的墙壁、简陋的桌椅、带着补丁的被褥,无声诉说着先辈们的清贫与坚守。当看到旧址陈列的“红米饭、南瓜汤”实物模型时,队员们想起坝上村的体验餐,更加理解了“红米饭那个南瓜汤,挖野菜那个也当粮”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先辈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依然保持革命热情,我们今天面对学习和工作中的困难,还有什么理由退缩?”这是队员们在参观日志中共同的感悟。
  乡村赋能:以专业智慧书写青春振兴答卷
  从革命旧址到乡村田野,实践队的脚步从历史走向现实,将在井冈山汲取的精神力量与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神山村的座谈会上,乡村振兴的成果与期盼令人振奋。沿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足迹,实践团与村支书深入交流,详细了解神山村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当得知神山井冈黄桃种植基地成为“盒马村”直采基地后,成员们走进桃园,实地察看黄桃生长态势,向种植户了解合作模式带来的产量与收入变化。“科学的产销对接让黄桃从‘田间’直达‘餐桌’,这是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会计专业的宋照彬结合专业知识分析道。双方还就农产品品牌建设、产业链延伸等问题展开探讨,为后续助力发展明确了方向。马源村的“红色+绿色”之路,展现了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村支书介绍,村里依托红色历史与绿色生态,打造了集研学旅行、红色拓展、乡村旅游于一体的服务综合体,让“沉睡的资源”变成了“增收的资本”。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神山村书记深入交流
  茅坪村的富硒黄桃基地,承载着特色产业的发展希望。在桃满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桃园里,饱满的黄桃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江老板自豪地介绍:“我们的黄桃生长在富硒土壤里,用科学方法种植,品质有保障。”实践团成员一边记录种植规模、产量、价格等数据,一边用摄像机记录黄桃生长、采摘的场景。“我们要制作宣传视频,让更多人知道井冈山的富硒黄桃,助力拓宽销路。”拍摄成员王垿成说。大家还结合会计专业知识,为基地提出了“建立成本收益分析台账”“优化库存管理”等具体建议。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的调研,为文旅融合寻找破题之策。实践团通过问卷调查和随机采访,了解游客对红色文旅与黄桃产业的认知情况。“很多游客知道黄桃,但不了解它与井冈山红色文化的关联。”团队成员分析数据后发现,两者的融合度还有很大提升空间。针对这一问题,大家结合展馆场景复原的成功经验,提出“在红色研学路线中嵌入黄桃采摘体验”“开发黄桃文创产品讲述红色故事”等建议,为推动“红色文旅+特色农产品”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精神回响:让井冈星火照亮青春征程
  8天的井冈山研学,是一次深刻的精神淬炼,更是一场生动的实践课堂。从八角楼灯光到黄洋界炮声,从烈士陵园追思到乡村田野调研,实践团在历史与现实对话中,深悟井冈山精神的时代内涵——“坚定信念、艰苦奋斗”的追求,“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品格,“依靠群众、勇于胜利”的源泉。作为会计学院的学子,实践团成员们不仅传承了红色基因,更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从为黄桃产业建言献策到为乡村旅游优化财务模型,他们用“精打细算”的专业素养,诠释着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图为实践团在团中央井冈山中心合照
  井冈山的星火已照亮前路,青春的担当正在路上。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红起星光熠熠”实践团将带着在井冈山汲取的精神力量,持续深化对红色文旅与特色产业融合发展的研究,用青年智慧为革命老区的振兴贡献力量,让井冈山精神在新时代的青春实践中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实践总结推荐
    阅读
    扫一扫 分享悦读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