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流火,蝉鸣声声,我们怀揣着青春的赤诚与些许忐忑,踏上了前往德州市夏津县南城镇朱庙幼儿园的“三下乡”实践之旅。短短七天的时光,从7月8日到14日,却如同一幅浓墨重彩的画卷,将乡村的质朴、孩童的纯真、红色的印记以及我们自身的蜕变深深烙印在心间。这段经历,远非简单的实践活动,而是一次涤荡心灵、重塑认知的深刻旅程。
一、 以爱育爱:点亮“爱自己”的心灯
此次实践的核心活动“爱自己是终身浪漫的开始”心理团辅,对我们而言,是一次教学相长的深刻体验。当我们将精心设计的“优点大发现”、“我的可爱自画像”等环节带到孩子们面前时,内心曾有过疑虑:这些抽象的概念,幼小的心灵能理解吗?然而,孩子们用他们最直接、最热烈的反馈给了我们答案。看到他们认真地在画纸上描绘自己,用稚嫩的语言大声说出“我喜欢我的眼睛”、“我很会帮助小朋友”时;看到他们在“拥抱传递”中羞涩却又勇敢地张开双臂时,我们真切感受到,一颗颗关于“自我认同”与“自我珍视”的种子正在悄然播下。这份工作,不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情感的浇灌。在引导孩子们“爱自己”的过程中,我们也仿佛重新审视了自身——那份纯粹的自信、对自身价值的肯定,不正是我们有时在成长路上逐渐模糊的初心吗?孩子们的清澈笑容,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我们内心同样需要被呵护和肯定的部分,提醒我们“爱自己”确实是一生最浪漫也最重要的课题。

图为山东管理学院筑梦人实践团队成员为朱庙幼儿园小朋友们开展心理团辅活动 通讯员 张雨萌 摄
二、 红色浸润:在乡土根脉中汲取力量
夏津县,这片浸润着革命热血的红色沃土,是我们实践的宝贵课堂。为孩子们讲述发生在家乡的红色故事,对我们来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和再教育。当我们化身“故事哥哥”、“故事姐姐”,将那些尘封在历史长河中的英雄事迹,用孩子们能理解的语言娓娓道来时,孩子们专注的眼神、不时的提问、以及听到英雄壮举时发出的惊叹与掌声,都让我们无比动容。这不仅是在向下一代传递红色基因,更让我们这些讲述者,得以近距离地触摸这片土地的英雄气概。查阅资料、走访了解夏津的革命历史,那些为了信仰和人民抛头颅洒热血的先烈形象变得无比鲜活。他们的坚韧、无畏与奉献,穿越时空,深深震撼着我们的心灵。在孩子们专注聆听的面庞上,我们看到了红色血脉的延续,也感受到了沉甸甸的历史责任——作为新时代青年,如何传承这份精神,将其内化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行动自觉?这次“红色故事会”,无疑为我们上了一堂最生动、最接地气的思政课。

图为山东管理学院筑梦人实践团队成员为朱庙幼儿园小朋友们开展红色文化故事活动 通讯员 张雨萌 摄
三、 汗水与欢笑:在活力跃动中体悟成长真谛
操场上的“趣味运动会”,是释放天性、凝聚团队的欢乐场域。“欢乐障碍赛”中的你追我赶,“协同运球”时的默契配合,“彩虹伞飞舞”下的齐心合力,孩子们肆意奔跑、跳跃、呐喊,汗水浸湿了衣衫,笑容却如阳光般灿烂。这片简陋却充满生机的操场,成为了我们与孩子们最无隔阂的交流空间。在组织游戏、维护秩序、加油鼓劲的过程中,我们深刻体会到乡村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纯粹热爱和旺盛的生命力。同时,孩子们在游戏中展现出的协作精神、面对“失败”时的豁达(拍拍手再来一次)、以及成功后最真挚的欢呼,都让我们反思:成长的真谛,不正是拥抱过程、享受合作、保持乐观吗?这些宝贵的品质,在孩子们身上如此自然地流露,值得我们这些“大朋友”学习和珍藏。

图为山东管理学院筑梦人实践团队成员为朱庙幼儿园小朋友们开展趣味运动会活动 通讯员 张雨萌 摄
四、 扎根乡土:在服务奉献中读懂责任担当
朱庙幼儿园的条件或许并不优越,但这里的老师们的坚守、孩子们的质朴与求知欲,深深打动着我们。从最初对环境、沟通的些许不适应,到后来与孩子们建立起深厚的信任与依恋,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宝贵的成长。我们学会了用更耐心、更平等的姿态去倾听、去交流;学会了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性地开展活动;更深刻体会到,乡村教育的发展,需要更多人的关注与投入。当离别时,孩子们紧紧拉着我们的手,问着“哥哥姐姐,你们还来吗?”那一刻,心中涌起的不仅是离愁,更是一种沉甸甸的责任感。我们带去的或许是短暂的陪伴与知识,但孩子们回馈给我们的是最纯净的信任、最直接的快乐和最深刻的教育——关于生命的热忱,关于生活的坚韧。

图为山东管理学院筑梦人实践团队成员与朱庙幼儿园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通讯员 张雨萌 摄
结语:心之所向,素履以往
七天的“三下乡”实践,时间虽短,分量却重。在德州夏津南城镇朱庙幼儿园这片土地上,我们用专业所学服务乡村儿童,在心理团辅中播种自信自爱的种子,在红色故事里传承信仰的力量,在欢声笑语中感受生命的活力。更重要的是,我们这群“象牙塔”里的学子,真正“下了乡”,接了地气,触摸到了中国乡村最真实的脉搏,体会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真谛。孩子们的纯真笑脸、乡村教师的默默坚守、革命先辈的崇高精神,共同构成了一本无字之书,让我们读懂了奉献的价值、肩上的责任与青春应有的模样。
这段旅程的结束,恰恰是思考与行动的新起点。如何将这份在乡土中汲取的力量,转化为持续关注乡村发展、服务社会民生的动力?如何将“爱自己”的感悟,升华为更广阔的“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的情怀?夏津朱庙幼儿园的点点滴滴,已成为我们青春记忆中闪亮的坐标,指引着我们不断前行,用实际行动去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青春华章。这份在汗水与感动中淬炼出的成长,将是我们一生宝贵的财富。

图为山东管理学院筑梦人实践团队成员合影 通讯员 张雨萌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