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千年窑火淬新章:岩后村以婺州黑陶铺就乡村振兴路

发布时间:2025-07-09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 年 7 月 2 日,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的曹宅农文旅攻坚队实践团深入曹宅镇岩后村,实地调研当地蓬勃发展的黑陶产业。曹宅镇岩后村拥有深厚的黑陶制作传统,金东区内分布着众多匠人与工坊,黑陶制作技艺传承不息。作为古婺州的一部分,岩后村不仅有历史渊源和地理正统性,更有着厚重的文化积淀。当地村民敏锐洞察到婺州黑陶蕴含的巨大文化价值与产业潜力,积极筹划将这一东方艺术瑰宝转化为带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他们依托本地资源,试图续写黑陶产业的辉煌篇章。

  村民们在村庄中建立了黑陶制作工场,烧制了黑陶瓦当、黑陶水壶、黑陶花瓶、黑陶印章等黑陶制品,还邀请了艺术大家在黑陶花瓶等器皿上设计花卉、鱼虫、枇杷果实、花卉等纹样。

  岩后村还建立了一座陈列馆,馆中介绍了黑陶工艺的文化和技艺,同时陈列了各式各样本村制作的黑陶工艺品,旨在未来方便游客更好的了解婺州黑陶文化,购买自己心仪的黑陶制品。

  DIY 手工体验产业近年蓬勃兴起,岩后村村民敏锐抓住这一机遇,精心打造黑陶制作体验工坊。游客可在此深度沉浸于揉泥塑形、窑火淬炼的古老技艺,在亲手创作中感受千年窑火的独特魅力。这一创新举措既为传统文化注入鲜活生命力,让古老黑陶技艺焕发新生,更成为推动当地文旅融合发展的强劲动力。游客在体验非遗魅力的过程中,为乡村带来了人气与商机,有效实现了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

  目前岩后村正积极筹建“婺州黑陶文化研学基地”。该基地将整合村内黑陶陈列馆、体验工坊及产业资源,开设融合历史、工艺、创意与生态文化的研学课程。学生们可系统学习黑陶四千年历史,亲手体验从红黏土到玄墨陶的蜕变,探索纹样(如枇杷花果纹)与本地产业(枇杷深加工)的关联。此举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既开拓青少年视野、厚植文化自信,也显著提升岩后村文化影响力,助推文旅融合与可持续发展。

  从千年窑火中涅槃的婺州黑陶,承载着远古的智慧与东方的神韵。今日的岩后村,正以红黏土为纸,以匠心为笔,在传承与创新的交融中,续写着这门古老技艺的当代华章。当陈列馆的文物诉说着过往,体验工坊的陶泥跃动着新生,研学基地的探索启迪着未来,婺州黑陶已不仅是一件件精美的器物,更是一条连接古今、活化乡村、彰显文化自信的蓬勃之路。这窑火不息,文明不止;这匠心所至,未来可期。

作者:曹宅农文旅融合攻坚队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青春扎根乡土 诗韵传承担当
  • 青春扎根乡土 诗韵传承担当
  • 7月9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实践基地举办“红途诗歌”主题活动,以革命先辈的诗词为纽
  • 07-09
  • 学子惠乡老,青春振乡邦
  • 学子惠乡老,青春振乡邦
  • 7 月 9 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行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开展了“关爱老人” 爱心实践活动,旨在通过青春力量传递
  • 07-09
  • 珍粮惜物润童心,生态科普育新芽
  • 珍粮惜物润童心,生态科普育新芽
  • 7月9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安化县实践基地开展了一堂“节约粮食,生态科普”的主题课
  • 07-09
  • 红途诗歌展风采,红色精神润心田
  • 红途诗歌展风采,红色精神润心田
  • 7月9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在安化县实践基地展开了一场红色诗歌文化活动。此次活动以“
  • 07-09
  • 情系桑榆晚 温暖老人心
  • 情系桑榆晚 温暖老人心
  • 为弘扬尊老敬老传统美德,7月9日下午,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红途砺心 惠民笃行”乡村振兴促进团赴安化县实践基地开展“关爱老
  • 07-09
  • 金沃精工实践行:从原料到精品的精密制造之旅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