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索廉洁文化在基层治理中的创新实践形式,7月6日,寻廉巢湖,立德修身——巢湖学院赴环巢湖开展廉洁文化传承调研实践团深入巢湖市中垾镇及城区多个社区,聚焦基层廉洁文化阵地建设与创新实践。实践团重点探访了中垾镇小联圩村特色廉洁主题新风文化礼堂及红白喜事理事会,并实地调研了城区社区的廉洁文化宣传载体与活动,系统梳理廉洁理念融入基层治理的多元路径。
在巢湖市中垾镇小联圩村,实践团成员在村委会书记的引导下,详细考察了新风文化礼堂这一廉洁文化特色阵地。礼堂内部设计巧妙,将廉洁要求融入村民日常关切的生活场景。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面“红白喜事参照标准公示墙”,清晰地列出了本地婚丧嫁娶各项事宜的建议标准和花费明细。

“这不仅是标准,更是村民共同商议的公约。”小联圩村村委会书记向实践团介绍道。他指出,过去红白喜事中的攀比风气加重了村民负担。为此,村红白喜事理事会广泛征集民意,形成了一套村民认可的操办规范,并在文化礼堂显著位置长期公示。“标准公开透明,攀比少了,负担轻了,节俭办事的新风自然树立。”书记强调,理事会成员由村民推选,负责监督执行并定期评议公示,让“廉洁”在村民最重要的生活仪式中变得具体可感、有规可依。

实践团随后来到巢湖市城区多个社区,深入观察廉洁文化在居民身边的呈现方式。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入口处张贴的“小微权力清单”详细列明了办理低保申请、临时救助等民生事项的流程、材料、时限和咨询方式,确保权力运行在阳光下。一位正在办事的居民表示,清晰的流程让他感到“心里透亮、办事踏实”。社区党委书记介绍,清单的制定与公开是接受居民监督的基础,有效提升了服务的规范性和透明度。
在同一服务中心内,一处精心设置的“廉政之窗”吸引了实践团成员的目光。书架上摆放着各类廉政主题图书、党纪法规读本以及家风家训故事集。实践团成员驻足翻阅,发现内容深入浅出,紧贴基层实际。社区党委书记表示,“廉政之窗”不仅是静态展示,更是居民了解廉政知识、提升廉洁意识的常设窗口。



廉洁文化的传播在社区呈现出更加生动多元的面貌。实践团了解到,如金码头社区此前举办的“金秋重阳艺韵社区”廉政戏曲进社区文化活动,将廉洁理念融入传统戏曲表演,吸引了众多居民参与。在另一个社区的活动室,开辟的“廉洁书画角”定期展示居民创作的清廉主题书画作品。一位常来活动室的老党员对实践团成员说:“无论是看戏、读书还是赏书画,这些活动把廉洁的道理讲活了,不知不觉就听进了心里,比生硬的说教效果好得多。”社区工作人员表示,这些常态化的文化活动旨在营造崇廉尚洁的社区氛围。
实践团此行穿梭于巢湖的乡村与社区,系统观察了基层廉洁文化建设的丰富实践。从乡村文化礼堂中关乎民生的“硬标准”和红白理事会的自治实践,到社区服务中心里晒在阳光下的“权力清单”和供人阅读思考的“廉政之窗”,再到寓教于乐的戏曲演出、浸润心灵的书画作品,廉洁文化以多元形态深深嵌入基层生活的脉络。
实践团成员认识到,廉洁理念的深入人心,既需要像中垾镇小联圩村那样,通过村民自治组织将原则要求转化为具体可操作的公约标准,并依托实体阵地进行公示与监督,形成刚性的约束;也需要如城区社区展现的,通过公开透明的制度设计保障群众知情权监督权,利用“廉政之窗”等载体提供学习平台,并借助戏曲、书画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进行柔性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廉洁自觉。当廉洁文化以群众看得见、能参与、可感受的方式,全方位融入基层治理和日常生活,这股清朗新风才能真正扎根沃土,滋养社会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