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塔里木大学“红石榴 青春逐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走进阿克苏地区拜城县铁热克镇铁热克村,宣讲人员为当地居民带来“学习南泥湾精神,争做新时代青年”主题演讲,用红色历史联结边疆发展,让自力更生的精神火种在基层燎原。
演讲前团队的自我介绍(摄/于思佳 阿娅拉·乌拉力别克 )
演讲中,团队成员从南泥湾大生产运动的历史背景切入,讲述1941年三五九旅在生死存亡的封锁困境中,用镢头开垦26万亩荒地、实现“耕一余一”的奇迹。他特别提到毛主席“既要能打仗,又要会生产”的嘱托,以及王震将军与士兵同甘共苦开荒的故事,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变得可感可触。
团队成员演讲历史背景(摄/于思佳 阿娅拉·乌拉力别克 )
贴近当地群众,宣讲融入新疆建设实例:从战士们试种水稻的创新精神,讲到村民们发展特色种植的实践;用三五九旅“纺线织布自给自足”的往事,对照如今乡村合作社的蓬勃发展。当提到“南泥湾变江南”与“边疆换新颜”的共通之处时,村民们频频点头,现场掌声不断。
演讲结束后热书记对演讲进行总结(摄/于思佳 阿娅拉·乌拉力别克 )
此次宣讲活动是实践团队“传承红色基因,助力乡村振兴”系列行动的重要一环。团队负责人表示,希望通过讲述红色故事,让南泥湾精神成为激励当地群众勤劳致富、建设家乡的动力,为边疆发展注入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