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深耕龙门 红脉振兴新程

发布时间:2025-07-0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2025年6月29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传承红色基因践行时代使命”国际商学院赴杭州市富阳区暑期社会实践团深入龙门古镇,在古村新貌中感受红色印记。在这片承载着光荣革命传统、焕发着乡村振兴活力的土地上,实践团将红色基因解码与乡村发展脉动相结合,追寻先辈足迹,体悟新时代乡村蝶变。他们以青春之行践行时代使命,在红色沃土与振兴热土交织的田野课堂上,开启了一场赓续红色血脉、赋能乡村发展的实践之旅。
  
  图为实践团在孙氏宗祠。王妍灿供图
  六月的阳光洒在龙门古镇蜿蜒的青石板路上,实践团成员们紧随讲解员的脚步,穿行在鳞次栉比的明清古巷间。斑驳的马头墙与精巧的木雕花窗,无声诉说着岁月的故事。在孙权后裔聚居的核心区,讲解员娓娓道来孙氏家族“耕读传家”的千年传承,成员们听得专注,不时就古建保护、家风内涵等话题与讲解员轻声交流。行至砚池边,一泓碧水映衬着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古意盎然的美景引得大家纷纷驻足留影。
  古镇的魅力,也流淌在居民的生活气息中。在庄严肃穆的孙氏宗祠“余庆堂”前,偶遇一位精神矍铄的孙姓长者。看到年轻学子们对祠堂文化如此感兴趣,老人家眼中闪烁着欣慰,他简短而深情地提及,这里承载着孙氏子孙的精神根脉,那些高悬的“忠孝节义”、“诗礼传家”匾额,寄托着祖辈对后人的殷切期许。这份来自乡土长者的朴素心声,让成员们对眼前的历史建筑有了更深的温度感。
  
  图为承恩堂(工部)院景。王妍灿供图
  
  图为余庆堂内东吴大帝孙权画像。王妍灿供图
  
  图为砚池旁当地孩童垂钓,尽显淳朴民风。王妍灿供图
  带着古巷悠长的回响与乡情浸润的暖意,实践团成员们步入了庄严肃穆的“党建三馆”。在讲解员的深情引导下,一件件带着历史印记的革命文物、一张张定格烽火岁月的老照片、一份份字迹泛黄的珍贵文献,无声地讲述着龙门儿女为家国命运抛头颅、洒热血的壮烈史诗。成员们屏息凝神,在展柜前久久驻足,指尖轻触历史的脉络,目光追寻先辈的足迹,低声交流间满是震撼与由衷的敬仰。这份穿越时空传递而来的炽热家国情怀与如磐信念,深深烙印在每个人心中。
  怀着对革命先辈的无限追思,队员们步履坚定地走进了邻近的孙晓梅纪念馆。这座朴素的院落,记录着这位龙门走出的女英雄短暂却光辉的一生。馆内陈列着她生前使用过的朴素物品、发黄的家书手稿以及记录其英勇事迹的图文资料,生动勾勒出一位年轻女性如何在民族危亡之际,毅然投身革命洪流,最终为信仰慷慨就义的感人形象。“她当时才29岁啊……”一位队员凝视着展板上晓梅烈士青春坚毅的照片,轻声感叹道。这份为理想献身的纯粹与勇气,强烈冲击着在场每一位年轻学子的心灵。步出纪念馆,午后的阳光分外温暖,先辈们用生命点燃的精神火炬,与古村的新生景象交相辉映,仿佛无声的春雨,滋养着青春的心田,更化作赓续奋斗、勇担使命的澎湃动力。
  
  图为孙晓梅故居中孙晓梅同志的雕塑。王妍灿供图
  
  图为孙晓梅故居中处于大堂中心的党旗。王妍灿供图
  
  图为孙晓梅故居外实践团部分成员合照。王妍灿供图
  龙门古镇的木雕手艺,是老辈人传下来的宝贝。实践团找到一位做木雕的老师傅聊了聊。老师傅的店里摆满了用上好崖柏木雕刻的各种物件。他说,现在古镇变干净漂亮了,游客多了不少,特别是政府把孙晓梅故居、勤廉馆这些红色景点和他们木雕店串成一条“红色研学路线”后,来参观的学生多了很多。学生们看完红色历史,顺道就能看看这些实打实的手艺活,店里人气旺了不少。这种把红色故事和老手艺结合起来的路子,既能让年轻人记住过去,也帮老手艺找到了新活路。不过老师傅也说,店里自己开发的一些刻着勤廉馆花纹、带有清廉寓意的崖柏木雕,东西是好东西,但光靠小店自己慢慢卖,知道的人还是不够多。他盼着镇上能多帮忙,在线上平台多宣传宣传,让更多人知道龙门木雕这五百年的好手艺。
  古镇的老味道,像酒酿、面筋,也是代代相传的好东西。一位做古法酒酿的大姐告诉实践团,看到别的地方靠乡村振兴热热闹闹,她真心希望龙门这些好东西也能被更多人知道。“好东西藏在深闺里可不行!”她说,要是能把红色景点和她们这些非遗小吃绑在一块儿,搞个“红色味蕾之旅”,肯定能带动生意。大姐有自己的“土办法”:馒头只卖一块钱,比别家便宜不少,就为吸引客人来尝尝她的好酒酿。她笑着说这就像过去“小米加步枪”打仗,馒头是引路的“小米”,酒酿才是打胜仗的“步枪”。不过大姐心里明白,光靠自己这样小打小闹不成。她特别希望镇上能牵头,把米酒、面筋这些统一弄个“龙门粮仓”的好牌子,包装成像“军民同心套餐”这样有红色故事的产品,再通过抖音直播卖出去,让全国都能尝到龙门的老味道,这样大家的日子才更有奔头。
  
  图为崖柏木雕工作工作室老板与实践团成员采访完后的合照。王妍灿供图
  
  图为商铺老板娘与实践团成员采访完后的合照。王妍灿供图
  实践团成员行走在古街巷中,聆听孙权后裔的家族故事,感受明清古建的深厚底蕴;在孙晓梅纪念馆和党建三馆,通过珍贵的文物史料,深切体悟革命先辈的家国情怀与牺牲精神。通过与木雕非遗传承人、酒酿手艺人的面对面交流,成员们直观了解到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技艺的发展机遇与乡亲们的热切期盼。此次深入古镇的实践,让青年学子们心中厚植了红色记忆,感知了乡土民情,更明晰了自身肩负的时代责任。镜头定格下实践团成员收获的思考与笃定的笑容,为这场追寻红色足迹、感悟时代脉动的实践之旅画上圆满句号。
  
  图为实践团成员于龙门古镇大门处合影。王妍灿 供图
  
  
作者:王妍灿 来源: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传承红色基因 践行时代使命”国际商学院赴杭州市富阳区暑期社会实践团提供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深耕龙门  红脉振兴新程
  • 深耕龙门 红脉振兴新程
  • 025年6月29日,浙江金融职业学院国际商学院实践团赴富阳龙门古镇开展红色研学。学子们瞻仰孙晓梅纪念馆等红色场馆,体悟先辈家国情怀;
  • 07-04
  • 乡约盛夏,支教逐梦:江苏大学第十届伯藜支教团出征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