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厚植红色基因,发扬红色文化以及党的20大精神,中国石油大学"山城红色使者"实践队在1月18日前往重庆歌乐山革命纪念馆开展社会实践。实践队先后参观了和歌山纪念馆和渣滓洞红色革命文化中心,在导游的讲解下,队员认真学习了上世纪40年代中国英烈的光辉事迹,将爱国主义深植于心。
队员参观和歌山革命纪念馆缅怀英烈“山城红色使者”实践团于18日上午来到和歌山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丰富,队员详细地观看了馆内的历史照片,烈士遗物,以及相关的文献资料,全方位地了解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在山城发生的惨不忍睹的屠杀惨案。队员们被先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深深打动,也了解了更多先烈的事迹,如华子良,为了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在狱中装疯卖傻长达14年,成功传递情报,为革命胜利作出了独特贡献。还有“小萝卜头”宋振中,在敌人的监狱中长大,却凭借着勇敢和机智,为狱中的党组织传递信息,最终牺牲在解放前夕,他的故事让队员们深刻体会到革命的艰辛与不易。
队员们观摩了牺牲的同志们在监狱中织出的心中的五星红旗,深深的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新中国的爱,对于中国未来的期盼。
渣滓洞参观随后队员们徒步来到渣滓洞,参观了被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的烈士们走前生活的监狱。烈士们虽然在不见天日的监狱中,他们或以诗歌表达内心的澎湃,或以行动反抗国民党的镇压。
在刑讯室遗址前,讲解员向参观者展示了一份特殊档案:1949年"11·27"大屠杀中,19名志士利用敌人换岗间隙成功越狱。幸存者孙重撰写的回忆录节选被制作成语音导览,低沉的声音在阴冷囚室中回荡:"我们约定,谁活着出去就要把这里的故事告诉后人。"来自四川师范大学的00后学生王梓涵在留言簿写道:"课本上的文字变成眼前真实的镣铐,才真正理解‘信仰’二字的重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