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老教师:“读懂中国”社会实践的“宝藏”人物》

发布时间:2025-02-14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老教师:“读懂中国”社会实践的“宝藏”人物》
2025年1月7日,在大学生寒假社会实践的浪潮中,一场富有深刻意义的采访活动悄然展开。当天下午,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机械工程系“探源悟华”社会实践团队前往玉兰花园对河北唐县第一小学退休老教师耿老师进行采访,试图从她四十年的教育经历和人生故事中读懂中国。
采访当日,阳光洒在耿教师简朴而充满书香气息的住所。耿教师虽已退休,但精神矍铄,眼中透着往昔教书育人的睿智光芒。大学生们怀着崇敬与好奇开始了采访。
耿老师首先回顾了自己教育生涯中两端最难忘的经历。耿教师提到曾经班里一对姐弟,其父母不和常无暇顾孩子,姐弟午饭没着落。耿教师一面劝导家长,一面每天带孩子回家吃午饭,从一年级持续到六年级。俩孩子在耿教师关怀下成绩优秀,考入北京公安大学。大学放假时,姐姐带弟弟看望耿教师,相拥而泣。他们父母和好后也对耿教师充满感激。还有学生王焕云,母亲去世后,后妈对她不好。耿教师悉心照顾她,毕业后她仍常回校看望耿教师。此次耿教师回家办书法班,王焕云送孙子来学习,认出耿教师后两人激动相认落泪。耿老师用自己的经历告诉我们:你爱学生,学生爱你。这是中国教育者的情怀体现,众多教育者默默为国家未来奉献着。
 
紧接着耿教师回忆起她初入教育行业的情景。那是一个资源匮乏却斗志昂扬的年代,“那时的教室还很简陋,同学们支起小木板作为板凳,用石笔在石板上写字。”耿教师说。她讲述了在中国的教育事业逐步发展过程中自己的亲身经历,从黑板板书到投影仪教学,再到如今的多媒体互动课堂,她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子用知识改变命运,也见证了中国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正是无数青年艰苦卓绝的奋斗,我们才有了当今社会美好生活,才有了国家和谐进步发展。
进而,话题延伸到中国的社会变革对教育的影响。耿教师指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越来越重视教育,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人们的教育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往昔,上学是一种奢侈,如今,全民教育普及程度大幅提高,素质教育的理念也深入人心。采访中,耿老师反复提及“又红又专”这个词,红”象征着品德高尚的价值观,有着坚定的道德底线,而“专”代表专业能力、学问知识。这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也就是德才兼备。就如同我们的教育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将“德”排在首位是有深层含义的。因为一个人若没有良好的品德,即便身处大学的象牙塔内或走向社会,即使才华横溢,却可能做出危害社会的事,这样的人就会成为社会的祸害,而非助力。
除了教育领域,耿教师还分享了她在退休生活中感受到的中国在民生改善和文化传承方面的巨大成就。在谈到社区的老年活动和文化活动时,她露出欣慰的笑容,“现在的老年人不再只是为了生活奔波,有更多的时间享受文化生活,传统文化也在今天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得到展现和传承,比如社区的书法、戏曲小组。”

大学生们在采访过程中不时做着笔记、提出问题。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从耿教师这位普通又不普通的老教师身上,看到了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体会到了中国在教育、社会发展、文化传承等多方面的巨大进步。老教师以满腔热情投身教育,四十载如一日,用心血和智慧点亮学生们的未来,言传身教,激励和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子。中国教育行业中,还有千千万万个“耿老师”,他们是灵魂的筑梦者。他们坚守在讲台,无论是给予困境中的孩子生活照料,还是精神鼓励,都传递着爱与责任。他们奉献心血,用知识的力量和无限关怀,助力学子成长,夯筑国家明日的基石,值得最高的赞誉。
 
此次采访活动不仅为大学生的寒假社会实践画上了浓重的一笔,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读懂中国的视角。这些年轻人在耿教师的言传身教下,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自己作为当代大学生在祖国发展进程中的责任与担当。希望越来越多的大学生能够通过这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深入了解中国,传承和发展我们伟大的国家。
 


 
作者:胡梦茹 来源:社会实践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95推普实践团跨省份调研,洞察普通话推广现状与挑战
  • 新春佳节合理膳食
  • 新春佳节合理膳食
  • 国家卫生健康委于1月26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时令节气与健康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刘兆平出席发布会
  • 02-14
  • “齐鲁歌英烈,红韵颂江淮”星火筑梦队假期实践活动
  • 以身为教,德育为先| 机械工程系赴河北保定“探源悟华”读懂中国专项实践团采访退休教师
  • 《老教师:“读懂中国”社会实践的“宝藏”人物》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