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是无根浮萍还是卷柏扎根——探寻“老漂族”生活现状

发布时间:2025-02-12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老漂族”这一特殊群体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他们离开熟悉的故乡,漂泊到陌生的城市,或为照顾子孙,或为与子女团聚。他们的生活现状如何?内心深处有着怎样的故事与情感?为深入了解我国“老漂族”的生活状况,探寻其心路历程,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乐享桑榆”社会实践队在山东省日照市展开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调研活动,对多个小区的老年人进行深入访谈,试图揭开“老漂族”生活的神秘面纱。
思“老漂”,谈“老漂”
       在实践开始前,“乐享桑榆”社会实践队队长在听取了指导老师的建议后,组织队员们展开了一场关于“老漂族”的头脑风暴。大家各抒己见,从“老漂族”的定义、成因,到他们的生活需求、心理状态,再到可能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经过激烈的讨论,队员们逐渐理清思路,确定出一份详尽的访谈内容和问题条目,力求涵盖“老漂族”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线下筹备阶段,队长给队员明确了实践内容并分配了每人的专项任务,做到了分工不赘余、人人有方向。队员们人手一份访谈提纲等各类资料的电子版与纸质版,这些资料如同指南针,为接下来的访谈指引方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一站:曲阜师范大学家属区
       1月10日,“乐享桑榆”实践队整装待发,前往了曲阜师范大学家属区。通过深入采访和讨论,实践队员了解到,在此小区生活的老人绝大多数都是来照顾小孩的,他们为了子女和孙辈离开故乡,来到这个陌生的城市。他们基本上都迁来了十年左右,这十年里,他们见证了孩子的成长,也经历了自己生活的变迁。这些老人也绝大多数都是从山东省内迁来的,其中也有很多人的老家在日照的其他地区。他们或许曾对新环境充满忐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逐渐适应并融入了这里的生活。总的来说,曲阜师范大学家属区受采访的老人多数是“老漂族”。但他们由于原居住地距离日照市区不远或者仍在山东省内,在风俗习惯上并没有感受到与原居住地的差异,能够很好地适应当下的生活。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与邻居们相处融洽,共同分享生活的点滴。而同居住在家属区,孩子的职业和生活习惯都相类似,老人们也能够很好地交流,他们聚在一起谈论育儿经、分享生活趣事,其乐融融。并且,他们还能通过跳广场舞这一社交方式给生活带来更多的快乐,这是他们释放压力、享受生活的方式,也是他们融入新社区的桥梁。但若问其是否愿意回归老家生活,老人们的态度却各不相同。有半数老人愿意回去,那是源于他们对故土深深的依恋。故乡的山山水水、一草一木都承载着他们美好的回忆,那里有他们熟悉的乡音、淳朴的乡亲,还有他们年轻时的梦想与足迹。他们渴望在晚年能够回到故乡,守着那片生养自己的土地,度过宁静而安详的岁月。然而,也有半数的老人不愿意再回去常住。对于他们来说,老家已经少有老人和亲戚,曾经热闹的家园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回去也只会徒增伤感。更何况,他们的生活重心早已转移到了儿孙身上,看着孩子们在日照这座城市里扎根、成长,他们觉得自己有责任继续留在这里,给予他们支持与陪伴。
第二站:前大洼社区
       “乐享桑榆”实践队再次往前大洼社区进行了访谈。前大洼社区与曲阜师范大学家属区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这里的老人多为日照本地人,他们在前大洼这片土地上出生、成长、结婚、生子,早已与这片土地融为一体。实践队成员们对前大洼社区的老人进行了采访,发现相较于曲阜师范大学家属区,前大洼社区的老人少有从外地或外省迁移而来的。在这里,“老漂族”是极为罕见的。这一现象引起了实践队成员们的深思,他们认为这与实践地所在的社区不同有着密切的关系。曲阜师范大学家属区中的老人与曲阜师范大学的老师有着紧密的联系,而大学老师来自五湖四海,他们的流动性较大,因此老人们便有极大的可能是从外地迁移而来,跟随子女在新的城市里安家落户。他们带着各自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经验,为家属区注入了多元的活力,也形成了独特的“老漂族”现象。而前大洼社区的老人则与前大洼紧密相连,前大洼是日照的一个地名,老人们大多本就居于此地,他们的生活轨迹相对固定,与本地的社会网络深度绑定。他们的家族、亲戚、朋友都在这里,世代相传的家园给他们带来了强烈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在这里,他们无需面对陌生环境的挑战,也无需经历文化差异的困惑,只需按照熟悉的方式生活,享受着本地的风土人情。实践队成员们在与老人们的交流中,感受到了他们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眷恋,以及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坚守。
第三站:日照市东港区卧龙山街道碧海路社区
       “乐享桑榆”实践队还前往了被评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日照市东港区卧龙山街道碧海路社区,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访。这个社区以其优美的环境和完善的设施而闻名,是老年人安享晚年的理想之地。队员们首先参观了社区内部景观和设施。一走进社区,便被眼前的美景所吸引。相较于上述的其他两个社区,碧海路社区里的风景明显更好,绿化的范围很广,植物种类丰富、生长茂盛。漫步在社区的小径上,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氧吧,清新的空气、翠绿的植被让人心旷神怡。此外,碧海路社区里还有一条人造小溪,溪水清澈见底,虽然此时是冬天,水已经结冰,但可以想象,若是在夏季,溪水汩汩流淌,将会为炎热沉闷的夏天带来清凉和生机。社区里的造景也能看出是进行了一番精心设计,钢铁与植物与水流的碰撞,现代与自然的融合,令人耳目一新,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接着,实践队队员去了碧海路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整洁的老年活动室映入眼帘,活动室内设施齐全,有棋牌室、健身室等,满足了老年人多样化的兴趣爱好。老人们可以在这里尽情享受属于自己的快乐时光。此外,社区获得过的诸多奖项也陈列在显眼的位置,这些荣誉见证了社区在老年服务方面的不懈努力和卓越成就。队员们与在其中活动的老人进行了亲切的交谈,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队员们感受到了他们对活动中心的极高满意度。老人们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重新发现了生活的乐趣,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不服老的光芒,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与期待。
身有所居,“老漂”不漂
       在深入日照多个社区的调研中,“乐享桑榆”实践队发现,尽管“老漂族”面临无当地户口致福利受限、医疗条件普通等难题,心生微小不满。但他们凭借乐观与坚韧,在新城市找到生活归属,总体对当下生活较为满意,真正实现“身有所居,‘老漂’不漂”,在异乡扎下深根,开启别样精彩人生。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殷小丫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殷小丫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聊城大学化院焕清志愿服务队举办“探绿化产业足迹,绘生态环境新篇”人物访谈活动
  • 追寻前辈脚步,探寻红色之路
  • 追寻前辈脚步,探寻红色之路
  •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号召,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传承红色之路,曲阜师范
  • 02-12
  • 春节期间游览济南千佛山万佛洞社会实践报告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