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漂族,在城市里寻找新归宿
在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家庭结构的变化,“老漂族”这一特殊群体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他们离开自己熟悉的家乡,漂泊到子女所在的城市,开启了一段全新的生活旅程。2025年1月10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乐享桑榆”社会实践队深入曲师大家属区、前大洼社区以及日照市东港区卧龙山街道碧海路社区,通过面对面访谈的方式,对多位老漂族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与了解,试图揭开他们生活的真实面纱,探索他们在城市中的适应与融入情况。
图为实践队成员临行前满怀憧憬。吕晨旭 供图
曲阜师范大学家属区与前大洼社区——迁徙
1月10日,“乐享桑榆”实践队前往曲阜师范大学家属区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在访谈中,实践队发现老漂族迁徙到城市的主要原因几乎都是为了帮助子女照顾孩子。李爷爷从青岛来到日照已经两年了,他坦言:“就是帮着儿子照看小孩。”刘奶奶、王奶奶、杨奶奶等也都有着相似的经历,他们舍弃了自己在老家的安逸生活,来到陌生的城市,承担起照顾下一代的重任。这种迁徙,是出于对子女的爱与支持,是对家庭责任的坚守。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家”的意义,即使这意味着要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去面对未知的挑战。这些老人绝大多数都是从山东省内迁来的,其中也有很多人的老家在日照的其他地区。但总的来说,曲阜师范大学家属区受采访的老人多数是“老漂族”。
对于新的居住环境,大多数老漂族表示满意。李爷爷觉得周围环境很好,干净整洁,生活设施完善;老人普遍认为认为城市生活条件比农村好很多,干什么都方便。他们在适应当地生活习俗方面,也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杨奶奶虽然一开始不适应,但后来慢慢克服了。这说明,尽管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但都有着较强的适应能力,能够积极地去融入新的生活环境。
尽管在城市中生活,但老漂族们对原居住地仍然充满了眷恋。一些老人表示,如果有机会回到原居住地,他还是更愿意回去,毕竟亲戚都在老家,也能“落叶归根”。有的老人说,现在老家没有多少老人了,所以不怎么回去了,但言语中仍流露出对老家的思念。这种眷恋,是对故乡的牵挂,是对过去生活的回忆,是内心深处无法割舍的情感纽带。
在与子女的关系方面,老漂族普遍表示相处得很好,满意目前的家庭关系。大多数老人都提到与子女沟通频繁,关系融洽。这种良好的家庭关系,是他们在城市生活中的一大慰藉,也是他们坚守“老漂”生活的重要动力。他们为了子女和家庭,甘愿付出,无怨无悔。老漂族的主要生活费用来源大多是子女给予。很多老人表示没有个人收入,生活费用由子女提供。他们的支出主要用于日常开销,经济压力相对较小。但也有一些老人,如王奶奶,她在临沂那边有工作,现在也有退休金,经济上相对独立。这表明,老漂族的经济状况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总体上较为稳定。
老漂族或多或少都存在一些老年人常见的疾病。在享受城市医疗健康服务方面,刘奶奶表示这边就医挺方便的,服务很好,她很满意。但在老年人福利方面,大多数老漂族表示没有了解过或没有享受到。
日照市东港区卧龙山街道碧海路社区——生活
当日,“乐享桑榆”实践队还前往了被评为2023年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的日照市东港区卧龙山街道碧海路社区,并对其进行了深入探访。实践队队员们发现老人们在碧海路社区的生活丰富多彩。他们不仅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种活动,如非遗扎染、健康讲座等,还积极融入社区的社交圈。尽管他们保留了一些原居住地的习惯,但已经很好地适应了城市的生活节奏。社区提供的完善设施和丰富活动,让他们在新环境中找到了归属感和幸福感。碧海路社区为老漂族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居住环境。社区的优美环境和完善设施不仅提升了老人们的生活品质,还增强了他们的归属感和幸福感。老人们在这里不仅找到了生活的乐趣,还重新发现了自我价值。社区的努力和成就,为其他社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也为老漂族在城市中的生活提供了新的希望和可能。
如何让“老漂”不漂
从社会视角来看,老漂族是中国人口迁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其他国家,中国由于家庭观念浓厚,老漂族现象更为普遍。他们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子女照顾孩子的压力,但也给社会养老带来了新的挑战。老漂族在城市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如社交圈子狭窄、归属感缺失、老年人福利不足等。这些问题需要社会、社区和家庭共同努力,去关注和解决。
社区可以多组织一些适合老漂族的活动,如老年兴趣班、健康讲座等,丰富他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区。子女应多关心老漂族的情感需求,鼓励他们参与社交活动,多与他们沟通交流,让他们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政府应加大对老年人福利的投入,完善异地医保、养老保险等政策,提高老漂族的生活保障水平。社会各界应加强对老漂族的关注,消除对他们的偏见和歧视,营造一个包容、友好的社会环境。老漂族,这一特殊群体,为了家庭的团聚和子女的幸福,默默地在城市中奉献着。他们的生活虽然充满了挑战,但他们依然乐观、坚强。实践队员也希望通过这次社会实践,能够引起社会对老漂族的关注,让他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殷小丫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殷小丫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追寻前辈脚步,探寻红色之路
- 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响应"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号召,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创新发展,传承红色之路,曲阜师范
- 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