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土地资源新配置,低碳家乡新发展

发布时间:2025-01-25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全国各地正积极改革以适应变化。山东省菏泽市楼庄乡正经历变革,影响着当地居民。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碳泽智行”团队于2025年1月20日前往菏泽市进行实地调研,探究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和低碳发展。他们希望为土地改革和低碳发展贡献力量,并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调研中,队员们记录土地变化并与居民交流,以理解土地改革对社会的影响和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图为“碳泽智行”实践队出征仪式,尹新颖 供图

守护18亿亩耕地红线,土地流转焕发活力

  实践队员们发现,因为城市化和经济快速发展,村里很多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了,村里的地大多都是老人在种。和村里的王大爷聊起这个,他感慨地说:“时代变得太快了,以前村里全是年轻人在地里干活,现在他们都去城里了,地都留给老人种,可老人哪能种得过来呢。”队员们听了,就问:“这些地就没办法好好利用了吗?”于是他们去采访了村里的张书记。张书记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实行了一个土地流转的办法,把地租给种地的商人,让他们大规模种植,这样既方便了他们,也减轻了村里老人的负担,减少了土地荒废,让土地重新焕发生机,确保了我们18亿亩耕地的底线。”队员们听了张书记的话,觉得这个土地流转的办法挺好的,但还是有点担心,就问:“那这些流转出去的地,农民们会不会担心自己的权益呢?”张书记笑了笑,说:“这个我们考虑到了,流转合同里都写得清清楚楚,农民们可以拿到租金,而且土地的使用权还是他们的,不用担心。我们还专门设立了监督小组,确保流转过程公平公正。”

  图为实践队员与王大爷交谈。代明阳 供图

土地利用多元化,低碳工业促发展

  工业的蓬勃发展是推动菏泽经济飞跃的关键动力,而土地资源则是工业进步的坚实基石。近年来,菏泽市显著提升了工业园区的建设强度,土地资源在工业领域的配置持续优化。工业进步的首要挑战在于能源供应,而能源供应问题始终与碳排放紧密相连。通过实地调研,实践队员了解到,此前该地区主要依赖燃煤火力发电。然而,在《菏泽市碳达峰工作方案》的发布之后,当地工业开始向低碳模式转型。实践队员就此采访了一位当地工厂的员工,员工回忆说:“过去,这里遍布着大片的火力发电厂和烧砖的窑厂,不仅占地面积巨大,而且空气污染严重,天空常常被烟雾笼罩。但现在,大部分设施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项目,特别是太阳能发电站,它们不仅减少了土地资源的占用,还使得土地资源的分配更加高效,同时,空气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改善。”实践队员观察到的这些变化,都标志着该地区正朝着低碳环保的方向稳步前进。

  图为正在建设中的工业用地。代明阳 供图

时代发展引新潮,土地资源配置好

  菏泽市在土地资源配置优化的道路上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沿途的美景逐渐显现。这种创新的土地流转和工业用地合理配置以及低碳转型策略,在楼庄乡地区的成功实施,为当地村民带来了满意的答案。村里的老人们不再为土地荒废而忧虑,空气也变得更加清新宜人。

  随着新能源项目的不断落地,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原本闲置或低效使用的土地,现在被太阳能发电站等高效利用,既满足了工业发展的需求,又保护了宝贵的耕地资源。此外,这种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还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多元化发展。除了传统的农业和火力发电,新能源、环保产业等新兴领域也开始崭露头角,为当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收入来源。可以说,菏泽市在土地资源配置优化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不仅为当地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和启示。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实践队员有理由相信,土地资源配置的优化将引领菏泽市走向更加繁荣、可持续的未来。

  图为“碳泽智行”社会实践队成员合照。逄兰 供图

作者:代明阳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碳泽智行”队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探寻红色印记:刘邓大军强渡黄河纪念馆实践之旅
  • 筑梦青春志愿服务团参与社区“暖冬行动”
  • 【2025年寒假社会实践】特区印记学子寻,智慧结晶共铸新
  • 土地资源新配置,低碳家乡新发展
  • 土地资源新配置,低碳家乡新发展
  •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全国各地正积极改革以适应变化。山东省菏泽市楼庄乡正经历变革,影响着当地居民。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的“
  • 01-25
  • 丈量土地利用变化,探寻碳排放关联路径
  • 巧绘土地利用,共赴低碳征程
  • 巧绘土地利用,共赴低碳征程
  • 在全球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全力推进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浪潮下,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之间的复杂关联,成为关乎人类社会未来走向的核心议题
  • 01-25
  • 沂蒙践悟:红色精神的时代回响
  • 沂蒙践悟:红色精神的时代回响
  • 历史已经过去,但伟大精神不朽。我们应忆往昔峥嵘岁月,看今朝风华正茂。在新时代,我们应着力挖掘红色精神的时代价值,为中国特色社会
  • 01-25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