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大学生网,大学生三下乡投稿平台
 

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的大学生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以苏州大学为例

发布时间:2024-11-08 阅读: 一键复制网址

摘要:本文研究农村订单定向政策现状,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该项政策的落实及实施过程的改进提供参考。本文以苏州大学为例,对2019级定向培养医学生下基层进行全面研究,采用问卷方式,利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从定向生录取、住陪阶段以及上岗工作这几个部分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该项政策的实施受到多方的相应,但政策在实施工程中在基层建设及人才培养等多方面落实欠佳,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关键词: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政策分析、基层医疗
引言
一直以来,乡村振兴作为党工作的重点,其中,医疗水平的发展是乡村振兴的关键一环。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乡镇医疗机构承接着农村大量人口接诊任务,乡镇医疗机构人才紧缺,资金不足,医务人员技术水平欠缺,专业配置缺乏等问题是限制乡村医疗事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研究主要以苏州大学入手,重点关注学校层面在政策执行中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希望了解学校作为政策执行主体在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继而对问题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适当提出相应的建议和解决办法。

  • 社会大环境影响基层人才引进
通过访谈及调查,我们发现社会对农村定向医学生存在一定程度固有印象,许多家长和学生认为医学生就应该继续读研,如果前往基层工作就是“小医生”,将基层工作与无前途划等号。这些固有印象导致报考意愿不强,即使选择报考也存在一定违约率。
  • 学生政策宣传和落实欠佳
调查发现,约半数学生认为其实际工作与志愿填报时预想情况不一致,多数定向医学生对于农村订单定向培养计划了解不够彻底。选择报考农村订单定向培养计划多是被优惠政策吸引,但地方对于政策的宣传不到位,导致学生及家长对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并无全面、客观的认识。最终导致工作后落差产生,成为订单定向医学生产生违约意愿的主要因素。
政策的颁布与落实过程中配套的办学名额的增补、医疗基金的投入、医疗资源的再分配、医务人员的待遇提升与晋升道路的扩宽都有一定的延迟性,这是违约想法的次要因素。
  • 学校课程设置与实践安排有待完善
目前,针对定向医学生制定的培养方案均与普通医学生基本一致,仅根据定向医学生的特点进行了一些细节的调整。但这类课程的学分占比和学时安排等均明显少于医学专业课程,考核机制也较简单,教学的重视程度不足。
学业与就业之间的冲突。定向医学生在本科学习阶段可能更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导致其难以适应基层医疗机构的实际工作需求。在实习阶段,定向医学生的实习地点均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能够轮转实习的科室有限,缺乏到麻醉、重症医学等科室实习的机会。且基层卫生院的重症患者相对较少,手术安排不多,定向医学生在这方面的实践技能相对欠缺。
  • 基层医疗卫生设备体系欠缺
医疗设备短缺是乡村基层医疗机构发展的阻碍,导致乡村基层医疗机构对于复杂严重疾病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等多方面都难以达到较高的水平,故农村居民通常选择到城市医院就诊,使基层医疗机构缺少对各种复杂疾病的诊治机会,限制基层单位的发展及在基层工作的人才的成长。
基层医疗卫生体系的建设目前仍规划不明确,这不仅导致订单定向生进入基层工作后工作内容杂乱多样,且导致患者就医体验下降,难以及时得到医治。
  • 职业规划与发展受限
据调查发现,基层医疗机构定向生的薪资待遇相较于非定向生低是导致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违约的关键因素之一。且如果定向医学生选择违约,需要退还国家已支付的学费和其他相关费用,并支付违约金,他们的个人诚信档案中也会记录违约事实,对未来的职业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这也进一步使得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的流失。
  • 定向医学生缺乏信念感
 社会对基层医疗机构认可度不高,定向医生难以获得社会尊重和职业成就感,影响其职业认同感和工作积极性。

00002章 对策和建议

  • 加强政策的宣传
政府通过官方网站或入院讲座等线上线下方式进行相关政策解读,在基层卫生机构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也进行宣传,对在招生宣传阶段有意向报考的学生及家长,可充分利用新媒体宣传手段。尤其是学校层面,要增加招生宣传的途径,开展讲座和答疑会议,通过问卷和面谈等方式及时了解学生对政策的了解情况。不仅要讲解政策红利,还需要强调政策对未来职业发展可能带来的限制。相应的通知及注意事项要及时发布学校官网并通知各级辅导员和班主任一一落实。
二、构建定向医学生内部交流互助体系
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建立时日尚短,仍在实践和完善中,定向医学生的学习和工作历程也是一个不断摸索着前进的过程。许多定向医学生对相关政策的了解程度不足,对自身发展路线理解不够深刻,针对这一问题可以加强定向医学生内部的交流互助。一方面,可以搭建线上交流论坛,鼓励定向医学生提出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疑惑和遇到的困难,互相帮助和解答。另一方面,可以组织线下交流会或小组讨论活动,以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形式,增加各年级定向医学生的交流和沟通。低年级学生可面对面向高年级学长姐咨询定向医学生培养政策的相关内容,了解基层工作环境和日常活动,对未来发展方向建立起感性认识。构建定向医学生内部交流互助体系,旨在增强定向医学生群体的归属感,有针对性地帮助低年级学生加强自我认识,明确自身发展路线。
  • 鼓励定向大学生基层实践
学校强化政策引导,提高大学生对基层医院实践的认识。通过制定相关政策,明确大学生参与基层医院实践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学业评价体系。同时,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培养他们服务基层、奉献社会的责任感。
其次,优化实践安排,确保实践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学校应与基层医院紧密合作,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设计符合实际的实践项目。实践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临床诊疗、公共卫生、预防保健等方面,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实践基层建设体系化和精细化
为使基层医疗机构向高精尖机构靠拢,基层单位需从整体及细节方面都有所提升。为提高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基层医疗单位应该建立完整的资金分配体系,对于有限的资金要做到用在刀刃上。最大一部分的资金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如购进高精尖仪器设备和用于员工的能力培训。除此之外,基层单位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完善部门设置,如增设党建文化部门以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增设民生调研部门,对病人定期随访并作出反馈等。
在提高医疗机构精密度方面,基层机构应重视科室的设置。目前,许多基层单位全科医生的医疗水平存在“通而不精”的问题,为进一步提升各个科室的专业度,机构应该细化科室,更具有针对性,并对不同科室的定向生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如讲座和学术交流,或是建议学校在定向生学习期间增设相应的选修课供感兴趣的学生学习。
五、建立多方交流云平台
定向医学生的成长需要政策支持、学校培养、基层建设、个人努力等多方因素共同促进。为加强多方交流,搭建起定向医学生信息网络,学校和基层单位可以共同建立一个云平台。一方面,学校可通过云平台向基层单位输送学生信息和现状,基层也可以就定向生实习和工作情况及时和学校沟通。另一方面,还可以鼓励学生加入云平台,学校通过平台分享最新政策,就课程设置和实践安排等征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基层单位可通过平台发布日常工作动态、团队建设情况等,让学生在线上也可以了解基层单位动态,发表自己的感想和看法。加强多方联系,能够促进各方协助合作,共同致力于定向医学生的培养,帮助提升定向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促进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基层医疗水平的提升和医疗体系的改革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 完善工作质量反馈机制

学校应确立以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医学生为目标,重视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为此,学校可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考察体系,包括定期的理论考试、实践操作考核以及过程性评价。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人参与评价,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对于考察结果,学校应当予以充分运用,将其作为学生评优、评先、奖学金评定的依据,并对表现不佳的学生提供及时的帮扶和指导。
基层应重视学生在基层实习期间的表现。建立一套完善的基层实习评价体系,明确实习目标、内容和要求,实施实习导师制度,确保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得到有效指导。在实习过程中,要加强管理,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实习小结,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沟通,实时了解学生的实习情况。实习结束后,通过实习汇报和综合评价,全面考核学生的实习表现。这些反馈将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改进学习方法和服务基层的能力。同时,基层实习的成果也将作为学生毕业、就业和继续教育的重要参考。

作者:多彩大学生网 来源:多彩大学生网
扫一扫 分享悦读
  • 博藏共鉴,同筑民族梦——泰州学院学生赴泰州市各地博物馆开展调研
  • 我与国旗合张影,我以我心颂祖国
  • 我与国旗合张影,我以我心颂祖国
  • 在祖国75岁华诞到来之际,西安交通大学经金学院硕4182团支部于国庆假期期间开展了主题为“我与国旗合张影,我以我心颂祖国”的照片征集
  • 11-01
  • 电气启智绘未来,童梦点亮中国光
  • 电气启智绘未来,童梦点亮中国光
  • 10月23日,福州大学至诚学院23级电气一班团支部组织了一场特别的团立项活动,旨在通过结合电气专业特色的互动学习,激发浚边小学孩子们
  • 10-31
  • 探索红色文化,我一直在路上
投稿流程投稿须知常见问题积分充值